播一路绿色 享一生余香(图文)
——草根作文专家李金霞讲座有感
这次宝鸡讲座与来自13个县市的语文国培老师交流了“绿色作文”特色教学的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苦心经营“作文人生”
二、静心研究“绿色作文”
三、潜心抒写“作文故事”
四、用心走进“绿色殿堂”
五、专心研悟“绿色阅读”
六、细心评价“绿色作品”
这些成绩对我来说也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创出了一片作文教学的蓝天。正如仙子大姐所说“灵宝的金鸡终于飞起来了。”在困惑、迷茫、无助的状态下,我艰难地做着一个在别人眼里不是正式教师的教师该做的所有事情。我没有轻视自己,而是有尊严地、勇敢地坚持下来!研讨作文直至今日。
我整合了自己多年的作文实践及语文教学的经验,给我的“绿色作文”品牌下了一个很恰当的定义:
“绿色作文”是在生命自然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开放性的作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以生活实际为源泉,让孩子树立“满眼都是作文、满心都是生命、满文都是真情”的作文观。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让各种感官尽情发挥,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课上课下不矫情造作,无假大空话,无种种清规戒律。文字充满勃勃生机,不含有污染成分,符合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使孩子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用“花”的课堂写“叶”的作文,让“作文”与“做人”同步前行。这就是“绿色作文”的本意和真谛。
绿色作文的理论依据是在钱理群作文理念的支撑下我又做了自己独到的阐述:
作文与阅读是弟兄俩。阅读是哥哥,作文是弟弟。作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积累到构思,以至成文,需要运用观察、感悟、体验、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活动,作文过程是人的这些能力——感知力、思考力、想象力、感悟力等等能力提高的过程。
“自己的见解——理论的支撑——大纲的引领”基本上形成了绿色作文的框架和体系。
我的内心世界里只有一个理念:让怕作文的孩子爱上作文,让不会写作文的孩子会写作文,让会写作文的孩子写好作文,让写好作文的孩子发表作文。没有想过当什么专家。
聚焦名家作文教学的优势与弊端,升华自己作文教学的认知与经验,我深刻领会到:
教作文不单单是让孩子会写作文,更要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孩子发现美,激发情趣,感知美,增长心智,享受美,陶冶情操,陶醉美,提升品格。最生动的作文教材不在书本上,也不在自己的教案里,而是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学习中、玩耍中……这样的作文是一种原生态的纯美文字;这样的作文有生命的颜色;有真善美的演绎,有情趣态的生成。这便是“绿色作文”的价值体现。
课堂是老师与孩子学习、交流、抒写的重要场所。真实的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孩子走出教室,这是“绿色作文”的最大特色。
作文就是简单的生活,千万别让孩子一走上作文之路就陷进了误区。背作文、抄作文的现象依然在上演,培训机构的高分训练依然在蔓延。作文教学的五大杀手一步步摧残着孩子的童真。小小年龄开始了胡编乱造。借着分数的力量,完全瓦解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积蓄的探索精神、思辨能力、感悟水平、人文情怀以及创造的习惯,而让孩子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应试机器。成为机器的人是可悲的:活着,但没有自己的思想。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符合现行教育的绿色作文课堂。它体现了习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是一种合作的生活,是一种愉悦的生活 ,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是一种创新的生活。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酣畅淋漓,至情至理。使学生写出了 “清水出芙蓉”般的天然绿色文章。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爱意,饱含了情意,体现了创意。师生情感交流零距离,互动零错位,效益零损失,应该是目前作文教学中最理想的作文方法。当达到这个目标或接近这个目标时,也是我们老师自我完善的重要过程。
一个语文老师最欣慰的是莫过于学生灵动而无拘无束的表达,我仿佛可以从文字中找到孩提时代的自己。欣赏学生的习作和他们课堂上的童趣盎然的回答,我常常庆幸,我没有被应试教育污染。在文学社,孩子们能脱离教条的笼子自由飞翔,他们的语言纯净、透明,有一种没有被水洗过的原生态的清爽;和他们在一起,我有一种生活在梦幻中的幸福!
当我把这些思想、理念带给这一群年轻的教师时,看到他们眼睛闪烁着彩色的光芒。我相信透过这一缕光,定会有一片明朗的语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