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社长——月亮妈妈
看过文学社很多次人物专访,孩子们独特的感悟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也做了一次人物专访,访问的是社长月亮妈妈。
月亮妈妈是个很敬业的人,我跟她一说,不顾上课的劳累,在孩子们期待的掌声中,风尘仆仆地走进教室。
“孩子们,你们说,我是坐着好还是站着好?”
“月亮妈妈,您坐下。”
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第一个小记者走上讲台,来到月亮妈妈身边:“月亮妈妈,我是育贤文学社的小记者建泽彬。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是怎样创办育贤文学社的?有几年了?”“从2005年至今。……”月亮妈妈面带笑容,耐心的给孩子讲了当时的种种情况,足足用了将近十分钟。
“孩子,你满意吗?”
“满意。”孩子微笑着回到位置上。第二个孩子迫不及待的走上讲台:“月亮妈妈……”
时间在小记者的提问和月亮妈妈的回答中悄悄流逝,腼腆的王乐琪起来又坐下,一直没有走上讲台。后来,看到别的孩子都那么大胆,几番跃跃欲试,终于来到月亮妈妈身边,虽然有些害羞,有些不自然,但还是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月亮妈妈,您为什么要在我们的社训后边加上‘播一路绿色,享一生余香’?”这个爱动脑子的小姑娘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呵呵,我忍不住为她的问题和勇敢竖起了大拇指。爱学阅读的周海鹏一边忙着录相,一边走了上去:
“月亮妈妈,您为什么要开阅读班?”月亮妈妈笑了:“孩子们,你们说,阅读和写作是什么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呀,他们就是兄弟俩,既然有弟弟班,怎么不能有哥哥班呢?”幽默风趣的语言逗得孩子们禁不住呵呵笑起来,现场的气氛更活跃了。更多的小记者排着队站在月亮妈妈身边,等着采访。……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小记者们的问题问完了,口干舌燥的月亮妈妈休息了一会儿,孩子们开始写文章。最有意思的是僧嘉鹏的题目《月亮和星星的对话》,把月亮妈妈比喻成月亮,把孩子们比喻成星星,好奇妙的想像!
苏嘉彤写的是《月亮妈妈,我思念你》。因为他是老学生,对月亮妈妈很熟悉,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再加上最近忙,一直没见,所以,见到月亮妈妈,一把抱住,说了一句:“月亮妈妈,我想念你!”呵呵!年龄最小的李怡萱,别看只有七岁,文章足足写了一整张,有三百多字。语句生动优美,富含思想内容。听月亮妈妈说,当年因为家庭原因没能上大学,只念了函授,就在文中写:“当年为什么不让月亮妈妈上学呀?”又听月亮妈妈说,想考大学,她就写:“月亮妈妈好伟大!”好一个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善于写作的好孩子!
其实,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会写人物而专门搞的,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更真切的把握写人的方法,领悟选材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同时,教会孩子们怎样去采访一个人,怎样做才是一个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