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们在草坪上……
孩子们每周得释放一次。这是我提前说过的话。周四放学时,大家七嘴八舌地问我:月亮妈妈,明天我们去哪里?要不要出去野炊?或者骑自行车比赛?或者游泳?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因为做每一项事都得周密安排的。我不能随意答应。大家只好悻悻而归。
我沉思良久。是否可以在外面搞一次作品朗诵会?让孩子把自己的文章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相当于二次加工。
说干就干。孩子们一到文学社,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们。大家纷纷搬出凳子,冯老师拉着音响起我们直奔体育馆北面的草坪。
这里,绿草如茵,这里,空气清新。打开音响,我们开始了作品朗诵。
不知道是人多害羞的缘故,还是孩子们不擅长朗诵。一个个显得有些紧张。
看这阵势,我决定先做个引领,示范。我把刚刚写的“杀了西瓜”声情并茂地诵了出来。明显发现大家眉开眼笑。冬瓜说月亮妈妈,您写得太搞笑了,朗诵得也很精彩,我建议:全体同学为月亮妈妈鼓掌。
大家把手都拍红了。我说:“孩子们,月亮妈妈期待听到你们的声音,把你们的声音传出去是我最大的希望。” 终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开始朗诵自己的作品了。
清儿、文子、天狼、志远是最勇敢的。他们为那些胆怯的孩子们带了好头儿。
当朗诵结束时,文子告诉我:我终于明白了诵读的含义。以后我写完作品一定要先读读,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朗诵完毕后,金师傅,张老师为孩子们展示了太极,俞伽等高难动作。
孩子们有了深刻地理解:写作和练功一样,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足够的信心,想要写出好作品也是难上加难。
草坪上,留下了我们的朗诵声,留下了我们寻觅成功的足迹。我想这次作品朗诵会只是一个起点,相信以后的作品朗诵会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