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顽强和毅力”伴我成长(图文)
三门峡作家群里有个赵仁伟,两年前就知道这个名字。但一直没有机会和他说过话。后听文友常说起赵仁伟,才知道他是一位小兄弟,更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强者。 记得有一次刘育贤老师来灵宝 ,善良的亚民大姐准备开车带我们一行去看望这个小兄弟。种种原因,没有去成。 很是遗憾!
那天,走进他的空间,被一标题为“赵仁伟事迹报告材料”所吸引。于是,放下手头的活儿仔细阅读起来。读完已是泣不成声。作为一文友,一小弟,对他的了解如此欠缺。心存愧疚和不安。
常常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可与仁伟弟弟比起来我已经够幸福了。
怀着一颗敬佩的心我下载了他的两张照片和那个报告材料。我想让我的孩子们认识他,走进他,写他,学习他。
所有工作做好了,一向不喜欢板书的我在黑板上方书写了个几个大字:让“毅力和顽强”伴我成长。
孩子们惊奇地睁大双眼,看着大屏幕上那个戴着眼镜、穿着红色短袖的大哥哥。
“ 他是谁呀?”争先恐后地问着。
“我知道了,他叫赵仁伟。”王昱杰真聪明!
“你怎么知道的啊?”有人还击。
“笨蛋,没见照片上写着感动中原人物 赵仁伟吗?”
我仔细观看,的确是!照片后边有一行小字,难怪连我也没看清。直到这时我对他又多了一个了解,仁伟弟弟是感动中原的大人物啊!
“孩子们,今天月亮妈妈带大家一起认识这位名叫赵仁伟的大哥哥,请大家仔细聆听他的故事。听完后我们要以这个话题写文章。大家有没有信心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惯?”
“有。”
静静的课堂没有以往的喧闹,孩子们端正地坐着期待着我的讲述。
我指着他的照片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故事:“是爱让我截瘫的生命重新站立” 。
“这就是仁伟哥哥,他今年29岁,家住渑池县果园乡杜寺村,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家里姊妹四个。 2001 年,高中毕业,考入了郑州航院物资经贸系国际贸易专业。是他们家唯一一个读过高中并考上大学的人。
曾经梦想,大学毕业了,好好找份工作,在城里买套房子,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再也不让他们吃苦受累了。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他和家人的命运……
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我的思绪随着故事的情节起伏着。
画面上聪慧的仁伟戴着一副眼镜,透过镜片读到的是自信和平静。多么富有追求的小伙子啊!如果不是那场意外,他一定会工作在某个单位,一定会开着汽车载着爸妈住进高楼大厦…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却那么地残酷。陪伴他的只有床、轮椅。泪水如断线的珠子……
在痛苦中他挣扎、煎熬了三年。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还有大脑、有眼睛、有嘴、有耳朵。
病痛不算什么,亲人的爱不能践踏啊!父母含辛茹苦!父亲为他累死了,母亲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说错话伤了他。一次次的翻身,一次次的擦洗,一次次地喂饭……亲人能为自己做的都做到了,可自己却为什么不能做一点点让他们高兴的事?爱的力量超越一切。也正是亲人、朋友的关爱让他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命!
终于,行动起来了。
在朋友的帮助下仁伟走进了网络,可以和世界交流了。我不敢想象一个高位截瘫的人是怎样用嘴含着筷子写出那么多的文字,更不敢想象守护在他身边的亲人和他一起要承载多大的苦难!我只知道这是需要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意志!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拿着本子和笔不停地记着。终于,我用了40多分钟讲完了他的故事。
教室里,无人乱吵乱闹,只有小眼睛盯着我继续揭秘的那种眼神。
孩子们睁大眼睛问我:“月亮妈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实的。不信,你们可以加仁伟哥哥的QQ啊!还可以给他打电话啊!”
不对,我没有他的电话。幸好没有人再逼问我。但我决定今天一定要把他的电话要下来,以便于孩子们落实事实。
孩子们在本子上记下了“赵仁伟”这个坚强的名字,也记下了他的QQ号。我想:这节课不单是给孩子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成长路上有榜样。人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许这堂课带给孩子们的是终生的记忆。
孩子们纷纷说道:“月亮妈妈,今天的作文您不用再讲了,只等着我们的大作吧。”
一个爱玩手机的孩子告诉我:“我以后再也不贪恋手机了,我要在手机上写作文、写日记。像仁伟哥哥学习。”
孩子们自拟题目,开始了作文。我悄悄地巡回着,发现了很多新颖的题目。如:《赵仁伟哥哥,我想对你说》、《听月亮妈妈讲……》、《顽强着,辛苦着》、《给仁伟哥哥的一封信》、《我敬佩的仁伟哥哥》、《爱在春天》等等题目跃然纸上。
我相信今天的作文孩子们定能写成功,让我们试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