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贤文学社采风三门峡(图文)
四月三十日,灵宝市育贤文学社30多名小作家在社长李金霞、副社长冯可民等六位老师的带领下,乘坐豪华大巴奔赴三门峡采风。孩子们如同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在车上随心所欲地交流着。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打开了话匣子。那快乐的眼睛、可爱的小脸如同绽放的牡丹争奇斗艳。最小的孩子才上一年级,最大的是八年级。
我们把孩子们编成五个小组。牢记“安全第一”,遵循“自立、自强、自信、互爱、文明、快乐“六个原则。让团队精神和风貌在采风中尽情彰显。
我们这支队伍一下车就引起了游客的关注。红色的队旗,红色的帽子给这个暗香的天气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第一站到三门峡湿地公园。这个公园很大,不仅有美丽的天鹅湖,而且还有许多植被。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秀美、游客成群。透过车窗,白天鹅或站或坐,姿态各异。孩子们竟然隔着车窗拍起了它们优雅的靓影。
到牡丹苑了。气魄雄伟的“迎祥阁”仿佛一位盛情的东道主和善地张开宽大的双臂欢迎我们的到来。
整好阵容,打着红旗,我们拾阶而上。孩子们劲头十足,很快就登了上来。
这个时候,大片大片的牡丹已经衰败。我们只能欣赏一些残余的芳容。孩子们听我讲述着牡丹的传说,知道了牡丹富贵大气,乃花中之王。故有“国花”之美称。
牡丹苑比较安全,大家可自由活动。孩子们拿着相机、手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地结伴而游。由于是五一假期,尽管天气不好,牡丹衰弱,可游客还是不少。生怕孩子们乱跑,老师们各司其职,时刻清点人数。孩子终归是孩子,尽管组织严密,可他们依然会追逐打闹,生出怪招。有时候还得现场做思想工作。组织纪律的时间不比游玩的时间少。仅仅一个牡丹苑下来,我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其他老师也在一旁说:“李老师,带一群孩子采风太艰难了!”可我咽着唾沫却说:“正因为难,我们才在不停地创新,争取让作文变得简单。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因为作文而愁眉苦脸。这便是我们绿色作文真正的内涵啊!”
第二站到达码头。说实话我胆小,很怕坐船,可孩子们却没有一个人说自己害怕不坐。我只好和孩子们一起踏上了大船。
穿着救生衣的孩子,一个个笑容满面。开船的师傅大约50岁左右,也许常年被海风吹打的缘故,皮肤很粗糙,但眼睛却炯炯有神。我笑着说:“老兄,我们这群孩子年龄小,您可开慢点。”他微微一笑说:“放心吧,我开了几十年的船了,今天虽然是阴天,但风浪不大,让孩子们都坐好了。”
孩子们按照顺序逐个坐好。位置比较拥挤,我只好站在甲板上。水面比较平静,孩子们拿着相机随便地拍着自己喜欢的地方。船开得不是很快,也没有任何心惊胆战的感觉。海风轻轻吹来,偶尔有点冷。一个孩子心很细,爬到我耳旁说:“月亮妈妈,把这个救生衣给你,穿上它就不冷了。”看着孩子穿着短袖却把救生衣要给我。我欢笑着说:“不冷,你穿吧。小心感冒。”
顺风而行,一切顺畅。
对面便是山西。一片茂密的树林旁有干活儿的工人,河边还有骑摩托车的人们。孩子们不加思索地说:“老师,让船家把船开到山西吧。今夜我们就不回来了。”一群野孩子,尽想着疯,压根就不知道为安全老师要担多少风险啊!
拐回来时是逆风。波涛汹涌的河面有点儿害怕。我扶着栏杆把心揪得紧紧的。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很多……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但让我放心却不能。想想每次出来活动我都会有这样的不安。有时候真的不想再组织这样的活动,可想起“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闭门造车”、“胡编乱造”等等制约孩子各种作文能力的残酷现实时,再辛苦、再操心都会置之度外。或许,这便是“育贤文学社”之所以在金城有名的原因之一吧。
眼看就要下雨了。海风更大了。目睹波澜壮阔的黄河,我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虽然有的孩子不会唱,但歌词的雄壮把我们带到了战火纷纷的年代。让孩子们明白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纵览古今,多少赞颂黄河的诗句喷薄而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回味这些诗句,黄河的气魄壮丽更让人沉思万缕。
行驶半个小时船终于靠岸了。孩子们安全着陆,我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饿了,肚子要吃饭。”调皮的家伙一点也不内敛。
坐上车直奔饭店。
十菜一汤,米饭、馒头随便吃。硬是一个个吃得直喊“撑破肚皮了,撑破肚皮了……”
下午,先是淅沥沥的小雨,接着又是一阵比较大的雨。为了不耽误采风,我们来到了博物馆。谁知道,今天博物馆竟然不对外开放。下着雨,只好坐在车里乐呵。有的打扑克,有的唱歌,有的看电视。这大巴车成了娱乐室。出出进进的孩子一会儿买这个,一会儿冒雨照相。王昱杰为了找素材,浑身都湿透了。走进来说:“月亮妈妈呀,下雨拍照可不是一件简单事,你瞧瞧我的素材吧。”打开孩子的相机,照片拍得还不错。几个景点都装进去了。呵呵,看来这先进武器不仅大人用,孩子更应该学会,否则大脑的记忆是不可能长久的。
雨稍停,便来到了跑马场。骑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
跑道全是泥。我知道不是很安全。想放弃骑马。可孩子们缠着不行。冯老师踏进泥泞,和马主人商议着,能否在平坦的地方让孩子们过过瘾。
协商成功,包一个小时的马。负责好孩子的安全,又成了我们担心的大事情。
刚开始上马就有一匹马惊了,到处撒欢。马主人去追惊马。这匹白马就交给我们了。人家交代:它叫乖乖,谁牵都能行。我想:既然主人这样说,那就放心地让孩子骑吧。
冯老师让书杰做牵马人。孩子个子很高,牵着马还挺威风的。马围着花坛转,孩子们乐得欢。你骑一会儿,他骑一会儿。当然,也有胆小怕马的。李老师站在一旁鼓励孩子们:“没事的,其他人不害怕说明这匹马真的很乖。大家体验一下骑马的感觉,那该多好啊!”
害怕的孩子也不怕了,冯老师一一把孩子们扶上马,孩子们坐上马后,神采飞扬。下来时竟然说,还没骑够呢!
呵呵,有人建议我也试一下。我哪儿敢啊!可我在这么多孩子面前不能表现出懦弱的样子,鼓足勇气,跨上了马鞍。没想到,这匹叫“乖乖”的家伙的确太乖了,谁骑都不发脾气。马主人笑着说,这骑马呀就跟开车一样。你拉右边的缰绳它就往右拐,你拉左边的缰绳它就往左拐。不信,大家可以试试。一个大孩子让把马缰绳一拉,马真的拐了回来。嘿嘿,马主人把马训练得很听话啊!
依依不舍离开了跑马场。
孩子们坐上车却说:“没玩够。”
怎么办呢?干脆让孩子们再玩一会儿。于是,又跑到了公园让孩子们再玩一个小时。尽管下着小雨,可挡不住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虽然淋湿了衣服,可没有人说冷,更没有人说累。
5点半了,家长着急地打电话。我们只好收兵回营。



















更新:2012-05-04 17:05:1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