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霞谈作文教学(一)
十分高兴全国第二次作文研讨会在我们郑州召开。当在网上看到这个信息时我很激动,因为我能就近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全国著名作文专家的课了。他们的故事在网上拜读过。李白坚老师的《快乐作文》;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革命》;张祖庆老师的《张庆组讲语文》,还有他“简约而丰满、扎实而灵动”的教学艺术;陈金龙老师这位后起之秀更为了不得。这些内容我统统收进我的网站——枫叶教育网或我的博客——育贤文学社作文博客。我时时拿出来鞭策自己的教学。
这些专家,他们的成功是几十年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作文教学的痴心不移才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与经验,他们的经验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源,更是一种人生财富。
我很惭愧,因为我也在搞作文,搞了很久。也认识了不少作文名师、作文专家,学生的作品也常常发表,也经常去做作文讲座,但我自己的定位只是个本土专家。土专家岂能与各位名家相提并论?有时诚恐诚惶。不过我还是很想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更希望爱作文的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与我们携手在这片难啃的荒原。
我的导师著名作文专家毋法生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山西老人。他60多岁依然带着作文课。他曾经对我说过:“李老师,希望您能在作文教学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适合自己风格的教法。”当时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作文老师别心疼你手中的红笔,别舍不得给孩子说好听的话!”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我开始了“绿色作文”的大胆尝试和探寻。
首先自己在灵宝市成立了“育贤文学社”,也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试验田。在教室我张贴了几张标语,让所有的孩子必须背过。
1、“处处是创作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2、没有任何一项活动比写作更能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3、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延伸。
文学即人学。先让孩子做好人再学作文,我认为这是作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点。这是我成为作家以后感受最深刻的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要写“我的老师”,在我们老师眼中被称之为“好学生”的群体,他们写作文时首先在选材上积极向上,一些负面的东西不会把它当做笑料或者龌龊之举而公布于众。而一些调皮鬼所写内容简直是格格不入,好像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写某某老师狗屁精,猴孙子,女妖精;所举实例很损老师的形象。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难道我们在学校的品德教育没有作用?难道是社会洪流造成的歪风邪气?我不能不说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于是,我便提出了“育贤文学教我作文,文学育贤教我做人”的口号。每节课必须连背几遍,以至于在课堂上一些不良习惯不会存在。这也是我的社训!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
接着我想说“作文就是简单的生活”。千万别让孩子一走上作文之路就陷进了误区。背作文、抄作文的现象依然在上演,培训机构的高分训练依然在蔓延。作文教学的五大杀手一步步摧残着孩子的童真。小小年龄开始了胡编乱造。借着分数的力量,完全瓦解了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积蓄的探索精神、思辨能力、感悟水平、人文情怀以及创造的习惯,而让孩子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应试机器。成为机器的人是可悲的:活着,但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孩子作文要教孩子学会思考。
坚决杜绝这样的课堂,让孩子在兴趣盎然的前提中走进作文。一定能写出具有生命力的习作。这也是我倡导绿色作文的原因之一。还作文以朴实的面目,抒写童心、表达真情——“绿色作文”的绿色价值;张扬个性,加强积累,奉送快乐——“绿色作文”的绿色希望;让孩子享受快乐,感受美,享受作文——“绿色作文”的绿色境界。
于是,传统的风俗习惯,家乡的风景名胜,名人的伟大之举、父亲节、母亲节的感恩教育、中秋节的月饼盛会、冬至包饺子、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拍卖会上的尔虞我诈,大自然的美好季节,生日宴会、中国女篮现场赛后的采访、晨练、吃饭、……太多的生活气息,一一成了我们的绿色课堂。孩子们兴趣高涨地完成作文之旅。绝不需要老师站在讲台上讲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写具体等技法的指导。所以我将我的课堂称之为“用花的课堂写叶的作文”。
每堂课我都安排口语训练。让孩子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很多镜头梳理一遍,然后自己选择最为有意思的话题交流表达。孩子在述说的时候老师则细心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尤其在“细节”表达上多给孩子一些引领和示范。我喜欢用“圆圈”表示孩子的“大脑”然后,把他们想说的主题放在圆圈里,这便代表着他们已经开始了发散思维,这时候采用“分解法”把内容逐层理顺。比如:“名字的故事”这个话题。孩子们一听有的不知道自己名字还有故事,回家必定要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
《名字趣谈》这篇习作听起来很有意思。现场读这位孩子的习作。
现场点评也是最大的一个特色。
作为作文教学的专家,写作是自然习惯。我与童心同行,我用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我有理由用文字把这些声音记载下来。这些年我写的有关教育教研以及给孩子、给家长写的文字至少有80万字。《有这样一位妈妈》、《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一个喜欢习作的孩子》、《班长的诱惑》、《由妈妈的文字想到了……》、《孩子,老师爱你》、《没有月亮的月饼盛会》等等几十篇文章发表了。我的个人简介、照片及散文被《百家作文指导》名刊作为封面、封二,孩子们读着我的文字会时刻受到激励。个个都给我说:“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作家。
作为作文教学的专家,写作是自然习惯。我与童心同行,我用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我有理由用文字把这些声音记载下来。这些年我写的有关教育教研以及给孩子、给家长写的文字至少有80万字。《有这样一位妈妈》、《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一个喜欢习作的孩子》、《班长的诱惑》、《由妈妈的文字想到了……》、《孩子,老师爱你》、《没有月亮的月饼盛会》等等几十篇文章发表了。我的个人简介、照片及散文被《百家作文指导》名刊作为封面、封二,孩子们读着我的文字会时刻受到激励。个个都给我说:“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作家。
视频作文也是我作文教学的一大特色。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