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两位听课的妈妈
上课,习惯把门关住,以防噪音在孩子心中捣乱。正准备“哐当”一声,却发现两位时髦女郎向我微笑着走来。定睛看,并非我的家长。
“请问,这里是育贤文学社吗?”一个女子用普通话问道。
“是的,您找谁啊?”
“听说这里教作文,我俩想听听课,行吗?”另一个女子柔声说。
“可以,你们进来吧。”
社训完毕,孩子们静坐只等我发号施令。或许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两个陌生妈妈和他们一样,都是为作文而来的。所以没有惊恐的眼睛,也没有因增添了学员而不敢放肆的举动。
常规是“新闻联播”。但今天应该让孩子们用特别的语言欢迎这两位妈妈。毕竟她们是第一次。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孩子们,语言很有魅力啊,这个我们都知道。现在请大家各自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欢迎这两位妈妈,好吗?”
少许,孩子们踊跃举手,而且出乎我的意料。
“两位漂亮的阿姨,欢迎你们来我们文学社上课,你们听了李老师讲作文,一定会把你们的孩子送来学作文的。谢谢阿姨!”张清鑫说道。
“阿姨您好,在百忙中您能和我们坐在一起上课,我们很感动,同时也祝你们永远年轻、漂亮!”巩智元转过身还举了个躬呢。
孩子们用不同的心声欢迎这两位阿姨。我心里很激动,我们平时的口语训练没有白费啊!
新闻报道更能体现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两位妈妈在后边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为孩子们竖起大拇指。
我的评讲课孩子们最喜欢。也更能凸显课堂最活跃、最生动的一面。。
每篇习作孩子们争着念,抢着发言、点评。几个小老师还真能点评到位,简直和我水平不差上下。两位妈妈不再是听众了,也欢快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
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完全沉浸在作文评点之中。
不是我催着下课,也不知道该争论到何时。
妈妈惊奇地问:“您是不是李金霞老师?”
“是啊!”
“难怪,课讲得这么好。我们早听说您的大名了。一直不相信。今天听了真的是太好了。我发现你的课和孩子们互动很密切,而且问题总是问得那样到位,孩子一定会喜欢的。说好了,下周我们就把孩子送来。”一位妈妈说。
另一位则说:“我刚才翻看了你们的作文本,发现每个孩子的作文题目都不一样,内容更是百花齐放。听孩子们点评的那样到位,我家孩子作文差远了呀。”
“没事的,只要孩子来到这里慢慢就会进步的。”
两位家长满意地走了。我知道每到暑假都会有很多家长来听课,但我从来不怕。因为我相信自己是一流的作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