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打造优质教育所必需的?
影响我们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有:待遇、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劳动强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物质生活环境、学校的硬件建设、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生源质素、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制度、学校的声誉、社会期望、教材质量、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可利用的程度、教师的健康等因素。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感到生活不幸的人,很难去创造一个积极的、温暖的、充满生命情怀的课堂,也很难用真诚的爱心去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往。只有当一个教师能够由衷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内心中蕴积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才可能自发地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才能自然、真诚地带给学生细腻的关怀、用心的呵护和正直、光明的期待。只有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一定会提高。这是因为一个生活的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意味着低焦虑感、低倦怠感、高成就动机和高自尊需要;也意味着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比较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和追求卓越,这样的人既更可能更重视专业成长,也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趣;他就会有着极高的自我效能感,变得越来越自信;他就更能感受到工作中那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胜任愉快。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比较高,工作干得出色漂亮,他就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他在所归属的团队中就能获得比较高的个人声望,在别人心目中比较有地位,他就会令人刮目相看、尊敬有加。这样的老师他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这不就能够打造优质的教育?所以说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是打造优质教育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