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从学校教育看家庭教育

作者:雪凝 来源:XSK 点击:1748

——读《卡尔 威特的教育》感悟

读罢《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又拾起了《卡尔 威特的教育》一书,很想感触一下老卡尔是如何把一个人们眼中的“弱智”培养成语言天才的,也更像感受一下他所谓的天才教育应该是怎样的。然而当我真正走进老卡尔的教育世界,去感受他的教育精髓,聆听他的教育故事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学校教育的无助。从两个事例的对比就可见一斑。

老卡尔的教育经——从小让孩子体会到乞求不可能得到欢乐

有一天,摇篮中的小卡尔莫名其妙的大声啼哭起来。

正当妻子要去卡尔的房间看他的时候,我止住了她并问道:“卡尔刚才吃东西了吗?”

“吃了呀!刚才喂过的。”妻子回答道。

“那么,他这几天生病了吗?”我问。

“没有呀!”妻子回答。

“是这样呀!那就不要理他。”我说。

“为什么?卡尔在哭呢!”妻子奇怪的看着我。

“我想,既然他不饿也没有生病的迹象,他想哭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必理会他。”我说。

“小孩子都要哭嘛!我去哄哄他就没事了。”妻子说。

“你知道小孩子既没有生病也没有饿为什么还要哭吗?”我问。

“这个我怎么知道,小孩子都是这样呀!”妻子说,“可能是他想我了吧。”

“当然,他肯定是想你了。”我向妻子解释,“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他想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了他。”

在我的劝说下,妻子终于没有像往常那样一听见孩子哭就急忙跑过去看,不出我所料,没过多久,小卡尔就停止了啼哭。

过了一会儿,当我和妻子偷偷再看他的时候,小卡尔正一个人躺在摇篮中高兴的玩耍着呢。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小卡尔感觉到赢得别人重视是啼哭和哀求所办不到的。更重要的是,在得不到别人重视的时候,自己也应该为自己找到快乐。

虽然还是婴儿的卡尔不可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我想他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能够感觉的到。

从婴儿开始,就不溺爱孩子,可见老卡尔在教育孩子上是多么的费劲心思啊!

再看看班里一名学生家长的做法。

班里有一名学生在初一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而且在课堂上经常捣乱,让任课教师无法正常上课,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就是管不住自己,并声称自己有多动症,没有办法。当我将其家长找来,到学校里来进行交流的时候,家长一个劲儿的说自己管不了孩子,在家里父母两人根本就管不了孩子,而且也没有办法。比如:

中午吃饭:

学生一回到家,就会对父母做的饭挑三拣四,经常是气的父母两人没有吃饭就到卧室休息了,简单的说,就是气饱了!学生就是喜欢在外面买饭吃,没有办法,家长就给孩子钱,让孩子在外面买饭吃,虽然他们家离学校是我们班里最近的。

平时:

在家里,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家长根本就管不了,只能任由其自己玩,说不听。更为纵容的是,当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说一声渴了,要喝水,家长就赶紧把水拿到微机旁边,否则,孩子根本不喝;说一声饿了,要吃饭,家长就赶紧把饭拿到微机旁,否则,就不会去吃饭。

试想一下,这样的教育下,怎么能培养出遵规守纪、乐于学习、积极要求上进的孩子呢?面对这样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又能算得了什么呢?而家长要求教师对孩子多加管束,因为他们已经管不了了,那我们教师又能做什么呢?长期的骄纵、任性、不乐于听从别人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我们又怎么可能在学校这方寸之间给予改正。更何况,我们也只是在学校里对孩子进行八节课的教育,离开了这八节课,孩子不又回归到家长的溺爱、纵容中去了吗?我现在才感到,即使我们教师将一节课设计的再精美,再完善,如果孩子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要想给予积极的教育也是枉然,因为,到了中学阶段,孩子的许多习惯都已经定形了!
 

更新:2011-05-12 05:08: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