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没有“标准答案”更激发孩子创造力

作者:JZ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2604

 ■ 新闻回顾

  日前,网友zhangyx看到儿子的小学考试卷后对老师判错的很多题表示强烈不解,并且一怒之下上网发帖质问:为什么小学语文会有那么的“标准”,就连题目要求“写你最喜欢的一句话”都是固定答案!该帖很快被置顶,也引发了网上关于考试“标准答案”是否科学的大讨论。

  曾经有一道考题,题目是“雪融化了之后是什么?”,一个孩子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定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毫无疑问,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正确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需要有“标准答案”,否则无法认定已知的确定的事实,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认知,我们的社会体系就会发生混乱。

  我们相信,“雪融化了之后是什么?”在任何教育先进国家的标准答案也是“水”。但,一个仅仅有“标准答案”的教育制度是无趣的。国外一些教育模式中,练习题同样也有题海,但其中却有很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笔者以为,回答“春天”或许更符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助于激励由此及彼乃至于跳跃式思维的灵性。

  其实,“标准答案”之所以引发高度关注,是家长对教育改革的期盼,希望孩子们有“标准答案”,还要有“标准答案”之外的东西,这是社会需求的正常反应,是社会更加开放、价值观多元化的必然。

  生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回首前尘往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算法则。一起长大的人,未必能一起上学;一起上学的人,未必都能考上大学;都读了大学的人,未必都能立即找到工作;没有立即找到工作的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未必一生不幸福……在当下的许多家长心目当中,教书育人,让孩子掌握了必要的“标准答案”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生活、学习的方法。

  在一考定终生的指挥棒下,责求老师实在没有道理。作为老师,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必须把“标准答案”的教学搞好。而“标准答案”之外的东西,好老师是可以变通的,如对回答“雪融化了是春天”的孩子,可以在语文上多给点儿课外分。但过多的陷入,则会走入另一个极端。

  网民的热烈讨论,教育主管部门是应该听取的。毕竟,如何满足家长、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责无旁贷,也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出来。至少,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多拿出点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激活孩子们的创造力。

 

更新:2011-02-19 06:39: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