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从美国教育几件事想到的
“中国和印度的学生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你们将来要与他们竞争,你们在学校的成功不仅仅决定了你们的未来,也决定了21世纪的未来。”——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费城马斯曼实验学校发表的开学演讲的片段。
抛开政治因素,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总统对学生的要求有两点:一是树立竞争意识;二是责任意识。而要达到这两点要求,正确的途径就是要在学校更加努力地学习,就像中国和印度学生所做的那样。是呀!天上是从来不会掉馅饼的,没有扎扎实实地训练,没有勤勤恳恳地态度,如何能提高能力?怎样培养意识?那种想走捷径,不劳而获的想法必然是行不通的。勤奋对成功来说我认为是必须的,而中国学生的这种优良的传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漠视。
再说说课本,比如数学,在国内虽然有两本练习册,但每本都和作文本差不多厚,而美国的数学练习册,虽然一年只有一本,可每一页的练习题都是国内的两倍多,一共有将近300页,在美国不仅练习题非常多,课本也特别厚,数学课本和练习册的大小一样,而且有500-600页。——摘自《一丹卧底美国小学》
过去我一直以为美国老师不重视考试,到了美国我才慢慢发现,美国的老师也很重视考试,只是不在课间时间留学生而已。
放完春假没多久,我们就要迎接一个全夏威夷州的大考了。对于这次大考,老师真的很重视,在上个学期末,老师就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大沓足有30页的A4纸,上边正反面密密麻麻的都印满了试题,让我们在春假里做完。当时,我瞪着这些沉甸甸的纸张,简直有些怀疑我是在美国。要知道,即使在中国,短短两周的假期,老师也绝对不会留这么多的作业。——摘自《一丹卧底美国小学》
春假结束之后的这一周,老师也是狂给我们发卷子,几乎每天都有一份七八页的卷子,并且随着考试的日益临近,我们的作业已经升级到每天十几页了。
怎么样谁还敢说美国老师不重视考试?我看啊,比中国老师有过之而无不及。——摘自《一丹卧底美国小学》
这几段话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美国数学教育的情况,由于无法亲眼目睹、亲身体验美国教育,看后还真感觉与自己心目中的美国教育有天壤之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真实的,那就是美国的数学教材,近日有幸看到了美国加得福尼亚州的一年级数学教材,厚达500多页。看后最大的感受是训练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方法渗透,一点一滴做起。比如问题解决,从一年级开始就明晰了问题解决的程序:understand(理解)——plan(计划)——solving(解决)check(检查)。让学生从小开始就按照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去解决问题,相信对学生合理地处理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我想,这样的教材编排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再说说考试:前几年我们地方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不准购买任何课外练习资料,只有一本教育局配发的《基础训练》,平时当然也就没有试卷可以考试。很多人认为一考试就是应试教育,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我想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不能随便丢弃的。不考试,怎么知道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怎样?问题解决能力如何?不考试,怎么知道老师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所以考试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如果以甄别为目的,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那这样的考试确实可以休矣!如果以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解、基本方法为目的,这样的考试无疑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保障和动力。
提倡勤奋!重视测试!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仍然应该成为我们应该坚持的理念。因为我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