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追求幸福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

作者:断桥 来源:XSK 点击:1291

一、教育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二、教育目的是什么?

人文主义教育观(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科学主义教育观: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了解自然的规律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涂尔干):教育目的主要是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三、幸福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即优秀地实现人的功能,就是要达到人之性。现代汉语词典: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

 

四、教育的个体化目的

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天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费尔巴哈曾经也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本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教育具有个体功能: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教育在个人身上的作用是以幸福为基点和归宿。教育不仅能带来个人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身心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教育就是让人活得幸福。个人有受教育的需求其动力就在于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幸福是人的行为最为基本、核心的动因或者动力。

 

五、教育的社会化目的

教育具有社会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一)政治功能:维系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二)、经济功能: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提供直接生产劳动力;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功能: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选择文化;批判文化;交流、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文化。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等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教育不能因为单纯的社会利益,而将个人作为工具人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将个人的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过分强调人的自我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不能仅仅是以个人追求幸福为目的,它还担负着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

所以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

 

更新:2010-11-15 05:14: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