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
一、教育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二、教育目的是什么?
人文主义教育观(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科学主义教育观: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了解自然的规律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涂尔干):教育目的主要是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三、幸福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即优秀地实现人的功能,就是要达到人之性。现代汉语词典: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
四、教育的个体化目的
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天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费尔巴哈曾经也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本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教育具有个体功能: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
教育在个人身上的作用是以幸福为基点和归宿。教育不仅能带来个人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身心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教育就是让人活得幸福。个人有受教育的需求其动力就在于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幸福是人的行为最为基本、核心的动因或者动力。
五、教育的社会化目的
教育具有社会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一)政治功能:维系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二)、经济功能: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提供直接生产劳动力;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功能: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选择文化;批判文化;交流、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文化。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等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教育不能因为单纯的社会利益,而将个人作为工具人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将个人的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过分强调人的自我发展。也就是说,教育不能仅仅是以个人追求幸福为目的,它还担负着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
所以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