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宜振老师一起游北区(图文)
正在批改学生习作,王部长电话:王宜振老师马上到文化局门口,让我出来陪同游北区。
我和冯老师立刻来到门口,只几分钟车子就驶过来了。
上车握着王老师的手,依然是那样的有力。抬头凝视王老师的脸,依旧青春不减。那笑容分明还带着童真,还有童趣。
来到北区才发现树叶已经穿上了黄衫。久居斗室竟然不晓季节的变换。一丝风吹来,樱花的叶子随风起舞,脸略带凉意。
沿着金水湖岸,王老师赞叹道:灵宝美景如画!若能把灵宝所有景点写成一本诗集那该多好啊!王老师给王部长提议。王部长略略沉思后说道:“王老师,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灵宝的诗歌之所以蓬勃发展,诗人层出不穷,与您的培养、重视乃至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我们灵宝的作家提起您感佩不已啊!你瞧,青年诗人郭艳梅、屈松林、张连宗、屈松林、彭艳梅、李金霞等哪一个不受您的诗风影响,他们也在您的指引下培养下一代。李金霞在育贤文学社里让孩子们朗诵您的诗歌已成为佳话……”王部长和王老师的对话让我思索良久:育贤文学社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与王宜振老师、刘育贤老师、文联、作协、宣传部、文化局、教育局多少有识之士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呀。我能纵横驰骋,正是因为有作家的引领,文人的赞赏、朋友的鼓励。
记得四年前的那天,王宜振老师在市二小听了我的作文课后由衷地说:“李金霞啊,你的课很有创造力。我认识北师大的主编,如果你愿意的话让你在全国做一次作文讲座。”那句话虽然过去多年了,但我一直记得。尽管我没有在全国做讲座,尽管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作文老师,但那个年代能对我说这样的话的人太少了。正是有王老师、刘老师的欣赏和鼓励,我才变得自信。才在作文教学有所突破,取得点滴成功。
王老师告诉我,这两天他在朱阳、城关镇、实验二小给学生做了专题讲座。他说下周来了一定给文学社的学生和家长上课,我听了感动不已。王老师念念不忘文学社的孩子那,这就是一位文学老人的拳拳之情!我怎能不激动?
我曾很骄傲地一边给孩子们朗诵王老师的诗,一边讲述和王老师在一起的故事。孩子们睁大眼睛根本不信这样的大名人会认识我?我说:“孩子们,凡是名人都很亲切、和蔼、谦虚。否则他就不会出名。”孩子们觉得很有道理。其实,王老师也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他的严肃表现在对诗歌的追求和执着。从他给我们培训的过程中和他为作家的诗评中完全可以看出来。我们这些晚辈对王老师的尊重和爱戴正是因为这两点。我最喜欢欣赏他写的诗评,简直出神入化,完全可以和百家讲坛的名家媲美。
走过了一座桥,又过了一座桥。桥桥相连,座座相通。王老师又一次称赞:灵宝真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天渐渐暗了,冯老师热情地说:“王老师,这个季节我们能一起游北区,实在难得,留张影吧。”
笑语在虢园飘荡,咔嚓几声,美妙定格在那瞬间。




更新:2010-10-23 12:32:3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