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华大学(图文)
对于清华,我虽耳熟,但不曾深解。这次暑假,终于走进了这一神圣的殿堂。
最钟情的理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许正是因为写得太绝妙,使得清大更具魅力。来此参观者如赶集市。

钟情理由二:清华曾经破格录取的学生吴晗、钱钟书、季羡林等成为一代大师。
钟情理由三:陈寅恪的思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在清华大学开设满蒙语文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他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任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名教授如吴宓、朱自清等也常来听课。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钟情理由四:他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寓意为“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于是此行必去的地方就是感受清大校园的氛围。仰视一所国府。清华代表性的景物在网上搜索就会弹出很多,而今天以我眼看我眼中的清华。即便目光笔意都显拙劣,我愿我心底的真实呈现一点点。
在清华校园里,很自由。可以在运动场上来一段竞跑。一位母亲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儿子,妈妈希望你将来能在这里上学。你看,这是孔夫子的塑像。……”孩子不知道是否听得懂,但点头的样子足以让妈妈满足。什么叫做榜样的力量,什么叫做母亲的示范。我想今天这位妈妈的所言所行就是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曾记得,人生精不精彩看与谁同行。孩子的成长过程关键时刻是与我们同行。身上的责任道义更重了!

没有涉足更多,在荷塘周围静坐。突然间产生一丝丝向往,如果清大肯收留我做一次学生,那将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更新:2010-08-29 14:36:4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