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彰显体育特色 提升小班化办学品位

作者:dtdpzx 来源:xsk 点击:4797

----健美操特色课程走进“小”课堂初探

 

[摘要] 在一个学校品牌成长的历程中,先进理想的办学模式是整合资源的前提,科学创新的管理体系是激发热情的动力;洞头县在小班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并作为小班学生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以此促进文体2+1工程建设。健美操作为体育特色课程,能促进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就以我校小班化为应教平台,以学生为应教对象,以健美操为应教课程;彰显体育特色,让健美操走进体育课堂,提升小班化办学品味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班化  健美操  特色课程

 

一、小班健美操课堂个别化、合作化、综合化

我县的小班化教育已有几个年头了,许多教育专家和有识之士都对小班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至今,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我县对小班教学都有精辟的论述和操作。而小班教学“活动化、个别化、合作化、综合化”的特征论述则最值得关注和借鉴。

健美操教学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倾听、肢体、表演形式来感知和表现运动的美。小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它要求“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韵律的感受和动作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小班体育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个别化、合作化、综合化”。

   05年起我校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的探索,在小班化教育的进程中,我校在小班条件下推进个别化教育,基本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初步培养了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能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在小班条件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在抓好基础型课程的同时,加大了对研究型课程,特别是拓展型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并且通过课程的开发,推动教师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需求,实现一专多能的专业化发展。

 

二、健美操课程在我校实施现状分析

1、我校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前景

问卷对象与方法:
  (1)问卷对象:以我校学生为对象,进行随机抽样发给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5份,回收率达95.8%。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动机、要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3)结果与分析学习兴趣与动机是直接推动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直接影响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见表一)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健美操兴趣浓厚,学习动机明确,这是激发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主要动机。

表一 我校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与动机调查表(学生部分)

序号

内 容

选择人数

1

我非常喜欢健美操,对它很感兴趣

110

95.6

2

健美操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艺术修养

90

78.3

3

健美操有助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79

68.7

4

健美操实用性强有利于今后工作,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88

76.5

学生对健美操兴趣越来越浓厚,人数在增加。
  我在调查中将男生的上、下学期学习兴趣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第二期学生学习指标比第一期有所增加,从表二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上学期喜欢健美操占总人数的
91.3%,下学期喜欢健美操的人数上升到96.5%。这说明许多对健美操抱有消极情绪的学生己开始感觉到健美操给她们带来的有利之处。同时,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学方法改革为教学提供了质量的保证。
       
表二 我校学生第一学年学习兴趣调查表(学生部分)

学期%

普修人数

非常喜欢

喜欢

一般

不太喜欢

上学期

115人

69

36

8

2

 

91.3

2.4

下学期

115人

79

32

4

 

 

96.5

3.5

通过问卷,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健美操这项体育运动的兴趣正在逐渐升温。兴趣性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予以重要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运动的爱好和习惯才能逐渐形成。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以健美操为教学特色是有发展平台的,在健美操“健”与“美”的教学理念中逐步拓展学生自身素质,将是一种特色教学模式。

表三 我校开设健美操课程情况调查表 (课程部分)

项目/评价指标        频数         %

项目/评价指标           频数       %

学校是否开设健美操课程(N218

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N66

A、低年级段      21       9.63

A  幼儿健美操  9        13.63

B、中年级段          45        20.64

B、大纲规定组合动作       38       57.58

C、高年级段        152       69.73

C、自编组合动作         19       28.79

开设健美操课程形式(N66

学校没开设健美操课程主要原因(N66

A、作为整堂课内容    11      16.67

A、缺乏专业教师        5    71.56

B、作为半堂课内容    18      27.27

B、大纲属任选项目而不开设   39      17.89

C、作为课准备部分    22      33.33

C、教师开课欠积极       22    10.55

D、作为课调整部分  15      22.73

 

校开设健美操课程由于受到健美操专业师资力量及场地器材的限制,其开展和普及率存在不平衡,71.56%体育教师缺乏健美操专业知识,61.47%缺乏健美操基本场所和设施,师资力量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校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和开展;场地和设施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学的开展。

 

2、我校开设健美操困难的主要原因

表四我校开设健美操课程困难分析表

项目/评价指标       频数        %

项目/评价指标          频数      %

是否有必要开设健美操课程(N218

健美操教学场所类型(N66

A、很有必要        62        28.44       

A、室内场              18       27.27

B、有必要          114        52.29    

B、操场                37      56.06

C、没必要          42        19.27

C、其他                11      16.67

学校是否有健美操专业教师(N218

学校是否有健美操教学场所设施(N218

A、有              62         28.44

A、有                  84       38.54

B、无              156        71.56

B、无                  134      61.47

尼是否需要进行健美操培训进修(N218

你认为学生是否喜欢健美操(N218

A、需要            164       75.23

A、喜欢                172     78.90

B、不需要          54         24.77

B、不喜欢              46      21.10

哪种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哪种更能提高学生节奏感和协调性灵敏性

A、健美操课        166       76.15

A、健美操课            188     86.24

B、常规体育课      52        23.85

B、常规体育课          30      13.76

调查表明:我校尚未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具有健美操教学能力专业教师;二是虽然2002年国家教委把健美操列为新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但健美操项目在大纲中属于限选项目,对开设健美操课程没有硬性规定,随意性较大;三是教师开课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男性教师不太愿意开设健美操课。相对比开常规项目又累又麻烦,体育教学进度中又没有安排健美操项目,学生也没有要求等而放弃健美操教学。而缺乏健美操教师是困难的主要原因。

 

三、如何在我校小班开设健美操课程

洞头是温州市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先驱,在小班化办学洪流中,学校作为实践者在实践中应不断反思与深化对小班特色的认识,着力探索和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建设一所洞头体育特色学校,并从中领悟出一条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探索到一条建设农村学校的适当策略,开发出一个培育新人的校本课程。学校要办出特色,并不是为“特色”而“特色”,而是要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走正、走好、走出一条自己推行素质教育的具有学校个性化的路子来。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的主要支撑体,没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就没有学校的特色。从我校实际出发,开展健美操特色课程并把它开发成校本课程是有一定价值的。

健美操体育项目为新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教材选择余地。我校以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体系为依据,必须依据以下健美操校本课程运用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按照新课标提出五大学习领域,注重健美操体育项目的趣味性,适应学生运动兴趣,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运动参与。对健美操运动的选择应充分研讨分析了运动的要素和教育价值,注重健美操项目的技能特性,通过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基本运动体能;注重健美操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通过学习发展学生体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2)区域性原则

健美操运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处于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学校和学生对与环境背景相适应的体育运动都有着特殊的亲和力。作为洞头体育比较强的学校,以健美操来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态度,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气,为我校争创体育特色的注入新驱动力。

3)实效性原则

健美操体育项目特色是健身与娱乐相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我校教师非常重视健身的实效性。使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能够真正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促进生长发育,发展健壮体魄。

4)可迁移性原则

在健美操教材的运用中,教师应注重运动技能的迁移性。学校体育课程授课时数也应固定,因此教学内容一定要精选,在精选中强调教材的运动技术可迁移性,使学生学一反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运用。

5)教材化原则

健美操体育项目进入学校课堂后,自然要经历一个教材化的过程,如何教材化,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教学准备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
      中小学生入校时正是其身心发育期。在她们的思想世界里,往往是情感支配理智,情绪容易激动,所以,在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间的情感,有它特殊的意义。健美操是一种肢体语言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受情感影响比较大.假如在课堂上,老师表现冷漠无情,就会使学生紧张、害怕,会由心理方面影响到生理方面,即导致肌肉僵硬,神经紧张,反应迟钝。这样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师生感情融通了,那么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教材编排:因材施教
     
学校所所开设的健美操选修课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锻炼学生身体,为以后搞节目打下基础,不是训练健美操专业运动员,因此在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学,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最终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感到学习的欢乐,感到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我们必须根据教育的特点实际科学施教,因人而异,编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我的做法是内容面安排广泛些,程度不宜过深,难度不宜过大。在学生健美操的选修课的学习中,在有限的课时里,通过严谨合理的课程安排,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基本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真正完成了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6)小班合作性原则

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员少,我们运用分组动作练习就会起到在大班没有的效果。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立在一起。课堂上,教师示范动作,小组集体讨论练习。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以小组集体形式出现,有时,尽管是学生个体活动,但教师应认为他代表小组,评价与激励的语言也针对小组,这样,小组中个别人员的活动也自然会受到小组其他人员的关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组内或组间相互评估,评估的活动,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估,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无形之中就有了很强的亲和力。从而班级成员间的学习关系也得到了调整。   

7)小班化师生合作原则

小班教学想得到显著效益,关键取决于教师在做什么,如果仍然沿着原有的教学策略、方法,那么班级大小并不起多大作用。体育课堂教学始终是小班化教育的主渠道。我认为教学应是教与学交互影响和活动的动态过程。班小了,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地设计各种新的组织形式,如小组围圈,圆形等。教师走进学生等变化形式,它带来的深层改革是变被动教学为主动式、互动式。在课堂教学中,使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变传统的师生交流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和谐互动。小班化教学应有效地调节了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形成了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的发展。

 

五、结束语

从育人方式延展出学校文化,以学校文化充盈育人方式,铺就了一条学校发展与小班化教育相辅相成,双向促进的教育探索之路。张扬推行小班化教育,争创素质教育精品的教育理想;从社会及家长的角度考量,把尊重个体,彰显个性的品牌追求贯穿在学校的机体中,从而研发健美操特色课程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金大陆.体育美学:人·运动·未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邓星华.新编体育教学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赵立.现代教学理念与成功体育教学.北京:中国学校体育,2000

4、李大春.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5、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6、王则珊. 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7、曹锡璜.健美操.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4

8、单亚萍.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更新:2010-06-03 05:37:5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