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老师,您应该好好点评一下这两篇文章

作者:李金霞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2292

门打开了,门外竟然站着十几个家长。
我感觉很不好意思,又延长了两分钟。赶忙向家长致歉。
“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话刚出口,一位爸爸笑容满面地说:“李老师,您讲得太好了。我已经在门外听了很多次了。尤其是您的作文点评,评得让我心服口服,甭说学生能学会,我这个老粗绝对能学会。”
家长领着孩子欢快地走了。我望了望他们,沉默良久。回忆刚才点评的两篇文章,禁不住联想万千。
一个孩子(前几天刚来的)已经上四年级了,竟然不能用流畅的语言抓住一个要点去描写自己看到的东西,而是一味地重复句子,只写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我们文学社的一个三年级孩子(在此学习一年)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400多字的习作。而且语言生动幽默,很有情趣。这个发现是我的“小助手”告诉我的。因为他批改了两篇习作后,对我说:“老师,我认为四年级的那个学生不如三年级的学生,您应该好好点评一下这两篇文章。”
我采纳了“小助手”的建议,又仔细把这两篇文章做一对比,的确让我很吃惊,但伴随更多的是心酸。为什么那个四年级学生还曾经说过:“老师,我在我班作文还可以,不如我的学生还有很多的。”如此说来,班级像这个水平的学生一抓一大把啊。这些习作上的差生,我敢说也是语文科目的差生。差生是因为知识的缺陷造成的。如果从小不抓,任其发展下去,目前家长、老师担忧的成绩怎能提高?教育的今天到底怎样才能高效?
看着那个孩子低下头,我知道他怕我批评。但我永远不会的。我要呵护孩子的自尊。我告诉孩子:“孩子,你没有错。关键是你没有掌握写作的要领。你今天听老师好好点评你这篇文章,进步一定会很快的。相信自己,不要着急,你能慕名来文学社学习,说明你特别想进步,对吗?”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坐的端正极了,认真听我点评。
我很有耐心地读完一段,然后告诉他这一段中哪里好?哪里不好?开头应该怎样新颖?如果这里采用“对话”开头,效果会更好一些。我给孩子做了示范。孩子一听笑了。“老师,还可以这样开头啊!”看来,孩子的确是第一次受益了。
紧接着,我把他的第二段、第三段都详尽地做了改动,问他这样改你觉得如何?他告诉我:“这样一改,突出主题了,还抓住了重点做了描写,不再是流水账了……”孩子听懂了,我很欣慰!
那个三年级的作文当然比较好了。孩子能学以致用。把我给他们的积累恰当地运用上,使文章显得很生动。而且孩子把“打雪仗”的详细镜头描写得惟妙惟肖,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孩子高兴地说:“老师,我把习作本带回家让妈妈看,可以吗?”孩子的成绩很想得到家长的认可,我怎能不愿意呢?
走出教室,“李老师,我想听您的作文课”那句话让我感动,同时我的肩头又多了一份责任:一定要上好习作点评课。
更新:2009-11-17 06:49:3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