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王烨龙在文学社成长的故事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正在教室备课,忽然进来了一对母子。妈妈含笑说:“李老师,我这孩子上三年级,不喜欢写作文。每次回到家总是让我一句句教。后来听说文化馆有个育贤文学社专门教作文的,我就把孩子带来了。”听妈妈一说,我看看孩子,一双不是很大的眼睛看起来很机灵。一对眉毛淡淡的,眉毛中间有一颗黑痣。留着小寸头,还有一撮儿刘海。看起来蛮可爱的。
以后的日子里,每次上课我都会让他进行一番口语交际。刚开始,孩子总说不好,一着急就结巴。我耐心地说:“孩子,不要着急,老师很有耐心听,你再来一遍。”经过反复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很快。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竟然能有条不紊地讲很多精彩的故事。而且有时候还带着手势。通畅的讲述加上恰到好处的表演,使孩子很快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会讲不是目的,关键是要会写。于是,每次练笔,我总是给孩子打上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次比一次的作文有话可写。有一次,孩子写了一篇“爸爸,我想对您说”,那真切的语句让我很感动。他妈妈告诉我说:“李老师,我儿子进步了。读着他的文章,我都快要流泪了。孩子在这里真的成长了。”
今天,孩子兴高采烈地来到文学社,手上拿着一篇写得很工整的作文让我看。我仔细一看,不管从文字、立意都颇具新意,我赶紧表扬了孩子。孩子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这篇文章在全班是第一。今天我们班参加全国征文,我们老师选上5篇,2篇落选了,剩下3篇,老师说我写得最好。”我听后很欣慰。
坐下来按捺不住心头的感动,因为我能把一个不爱写作文的孩子转变成一个在班里写得最好的学生,还有什么比这更让我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