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模式:中西教育和谐交融
“寻找中国未来的伊顿公学之路”系列报道之二●新英才之特色篇
在当今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需求?北京市新英才学校以“人格智慧并重育社会栋梁之材,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型教育模式”为指导思想,以“尊重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减轻学生负担、维护学生尊严、保障学生发展、确保学生成功”为办学特色,立志通过十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所有孩子都能全面发展,最终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伊顿公学”之路。
2007年,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蓝春对16个省市自治区近100名教师300名学生的问卷进行了分析后,针对中国基础教育教师学生负担过重,学生创造力、个性、能力培养的缺失,以及学生情感得不到尊重和关怀,缺乏欢乐和自由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教育的使命在于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需求。教育的使命还在于满足家长教育的需求,在于还给孩子自我,在于帮助孩子追求心灵的自由。为此,他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作为新英才学校办学的核心指导思想,立志办一所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将中国基础教育与西方开放教育交融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伊顿公学”式学校。
与众不同的教育主张
“把权利还给孩子!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了实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伊顿公学”的办学目标,新英才学校把教育的落脚点一开始就放在了孩子身上。
新英才学校主张,应当从幸福的视角来考察教育。基础教育不限于求知,更在于求真,教育要在人的心灵上做文章。教育不是操纵而是引导,是孩子的自主选择。教育要向人们展示生活的丰富性和自主创造的可能性。应当对孩子的一切权利给予尊重。要认识学生的优点,挖掘其潜在的资源,充分放大其闪光点。与此同时实现教师自身价值,帮助教师实现自我成长。
因此,新英才提出了自己的育人目标:学生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最高层次的平等,最大限度的发展,最高品位的幸福。
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
新英才学校坚持以“人格与智慧统一,人文与科学交融,厚德与博学并重”的办学理念,在构建教育精神大厦的时候,通过有特色的系统课程和新的教育方法,让学生的品德、心智得到很好的培养,让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得到很好的融合。孩子通过高效率取得好成绩,而不是通过牺牲时间、健康、兴趣、特长等来换得好成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新英才学校根据不同家长的需求,从孩子的不同个性出发,采取共同基础课之外的分层教学,办出让各类人才都能脱颖而出、所有孩子都能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喜悦的校园。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应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具有未来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有抱负,有胸襟,创新、务实……总之,努力做到成人、成才、成功。
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
目标明确辅之以有力措施,从2007年开始,学校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纲要,在提出树立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强烈的道德意识等思想道德目标的同时提出,学生对艺体活动要有强烈兴趣,至少有一项特长的艺体目标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认知目标。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力机制的建设、人格与智慧并重的教学思想建设和人格智慧并重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效能课堂建设、校本课程超市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工程、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项目、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英才学校正在探索一种能融东西文化所长的素质教育之路,其中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引人注目: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思想和原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和原则,品格智慧并重的思想和原则,幼小衔接的思想和原则。
在课程框架方面,分为:个人成长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年度主题课程+月德育(品格)课程+周末科学与人文课程+周末体育艺术课程+学段特别成长课程。
学校管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先。以教师为本的一系列活动确保了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为了给学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健全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干部聘任制。建立了学校发展委员会、课程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
严肃学生的常规要求,突出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严格与关爱相结合,在全封闭全寄宿制的条件下,让学生自主管理,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规范生活管理,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健康成长的自信心,成为“绅士淑女”人才。
为了便于师生掌握要领,学校把教育方向和管理理念集中凝缩成:
校训——求真 笃志 明德 向善
校风——尊贤 诚信 和谐 发展
教风——德才立教 严谨治学
学风——勤学好问 善思求新
校歌——《四季芬芳》(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
分层培养的国际特色教育
追逐阳光享受童年的新英才幼儿园 在注重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体现园本教育、国际化的双语教育、蒙氏教学、国际礼仪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为大班孩子提供幼小衔接宝典课程,让大班幼儿提前体验小学的生活,为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注重幼儿特长培养,园内设有钢琴启蒙/考级班、舞蹈启蒙/考级班、武术考级班、奥尔夫音乐、游泳班、滑轮、分享阅读、科学识字、科学实验、思维训练、形体训练、创意美术、泥塑等。
为终身幸福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新英才小学 民族化的教育,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让孩子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国际化的培养,双语教学,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全球化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小学部开设3G课程(国家课程、国学课程、国际课程),形成了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相结合、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兴趣课程与特长课程相结合的多元课程模式。
优质多元方向明确的新英才中学 学生多元化方向发展,课程多元化选择,推行双制课程,突显英语、艺术、国际特色。强化剑桥英语课程与美加课程的双制式教学,开阔国际视野。为国内和出国求学做好前站准备。学生人人有导师,注重礼仪,管理规范,学习轻负担,学业高质量。学案进课堂,自主式学习。小班教学环境,教师做到一对一辅导,作业面批面改,突出为学生服务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通往世界著名大学的剑桥国际中心 2004年经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实施“剑桥高一预备班”、“剑桥高中”的剑桥国际教育体系;由英国萨塞克斯(Sussex University)大学批准运作“英国大学预科”项目。诚心提供优质境外跟踪服务,诚意成为学生、家长的终身朋友。毕业生100%进入国外大学,是通往世界著名大学的绿色通道。
接收来华留学生的国际部 国际部是面向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的中小学生,同时推广对外汉语教学、执行涉外政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的教学管理部门。其职责:开展涉外宣传,参与全校国际合作工作,协调学校外事活动;管理国际学生、制订学生学习计划,参与涉外招生,教学管理及生活服务:下设汉语教学中心(clc),该中心力求中国化:有汉语教学班5个:包括基础班、初级班、中级班、HSK强化班、成人汉语班。在校注册的国际学生除学习汉语外,还根据各自的学科水平插入相应的中国班学习其他常规科目,参与班级活动及中国文化体验课;通过中国武术、国画艺术、传统书法等各种活动,使国际学生不仅学习语言,更能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甚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特色点击
新英才之新思想
办学目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伊顿公学!
办学思路:中西文化交融创新型教育模式,人格智慧并重育社会栋梁之才。
教育理念:为每个进入新英才学校的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育人目标: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最高层次的平等、最大限度的发展、最高品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