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绿苑”文学社今天成立了(图文)

作者:李金霞 来源: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4364

 

城市在晨曦中苏醒了。李琳华校长驾车亲临文化馆接我。当上车的一刹那,我发现:这位美丽的校长眼睛流露的是刚毅和执着。
车上的简短谈话才知道文学社的名字叫“绿苑”,这是一个充满生命的名字,恰巧和我的“绿色作文”相吻合。也许,这是天意。
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了灵宝市第二实验学校。看看时间,正好8点。操场上,薛校长、杜校长正在组织学生,因为今天他们学校要召开文学社启动仪式,我作为顾问要做一个半小时的作文讲座。
当红色的聘书从李校长手上接过时,我分明感到肩头又多了一份责任。为了做好这个讲座,杜校长多次和我交流。他说,咱们的孩子都是农村孩子,见识比较少,您来一定得多讲点。我理解杜校长的意思,更能洞察到那些渴求的目光,所以我必须做好扎实的备课。在备课中,我把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孩子的养成性教育以及学生、老师的互动全部渗透进去。力求讲座精彩、有趣、收效。
50多位孩子脖子上挂着老师亲自为他们带上的文学社社员证时,满脸都是笑。我知道,这个牌子对孩子人生路上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尽管烈日炎炎,可几百名孩子却没有人交头接耳。他们时而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而进行思索,时而用笔快速地记着。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满意。有个孩子说:“我很喜欢我们的校长,她很漂亮,头发长长的,脸圆圆的,她可关心我们了。”孩子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一个好校长的确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的魅力就是一个“爱”字!
在教给孩子观察的过程中,一个孩子对我的印象颇深。因为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知了用什么唱歌?”很多孩子说是“翅膀”,可这个孩子却说:“知了的胸部有两块盖板,盖板下面有两个音响,它是张开盖板,靠震动的音响里面的膜发出声音的。”
对了。我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说:“每年暑假的时候,我总喜欢捕捉知了。然后就慢慢地观察,所以就知道了这个秘密。”这是多么好的观察啊!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如果我们的老师能从这个孩子身上得到启示,然后再布置一些观察的任务,这样长期训练,我们的孩子不仅发现了自然界的许多奥妙,而且还捕捉了生活中的很多素材。是多有意义的事啊!
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孩子们兴趣盎然。大家脸上挂着汗珠,可丝毫没有想离开的意思。掌声让我感动。我知道这掌声充满着孩子真切的爱!
要回教室了,一个小女孩走到我身边莞尔一笑,匆匆地说了句:“李老师,您讲得真好!”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我在思索:一个学校的发展主要是看让孩子受益多少。作文这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很少有人这么耗费精力去做。而李校长,这个年轻的女校长却独创新意,另辟新径,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扎实的基础。“绿苑”这个意义深刻的名字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讲座结束后,李校长真诚而又风趣地说:“李老师,您来一次不容易,我今天一定要把您安排扎实,您再和我们老师们交流交流吧。咱这年轻老师多,很希望您能点拨、引领,让我们的‘绿苑’在您的指导下办出特色,走出新路子……”呵呵,这位女校长够辣的!一启程就加大了马力。我喜欢!
老师们和我敞开心扉,大家各自述说了自己在教学中深感满意的地方,同时还提出了作文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我一一列举,用许多案例解答了老师的迷茫。老师们信心十足,我相信,这支年轻的队伍一定能把“绿苑”办成一流的文学社。
回来的路上,薛校长驾车送我。他果断而又自豪地说:“李老师,我们的‘绿苑’一旦成立,暑假就要有新的举措,借着您今天讲座的东风,我们干劲十足。您就等着好消息吧。”
这个年轻有为的副校长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是啊!一个团体,没有这些实干家,何谈教育的成功?我真诚祝愿:在“绿苑“这个文学的摇篮里,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孩子!
 
 
 
                                             
                         
 
 
 
更新:2009-06-29 05:22:1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