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有那些指导意义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发展,网络为教研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网络教研这个新生事物,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
它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平台,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网络教研的交互性与共享性催生了新型的教研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环境,拓展了教研的深度与广度,提升了教研的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开展网上教研,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迫切需要。
开展网上教研,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最初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处理、课件制作,上升到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操作等。近两年,特别加强了校园网络与网站的使用、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博客的创建与管理、参与网上论坛与QQ群、网络安全等技能培训。
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资源含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实施网络教研过程中,教师利用校园网与局域网、博客、BBS论坛、电子邮件和网络及时交互聊天等网络交互手段,直接与各地的教育名家与优秀教师进行实时交流,访问网络上的教材分析、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专家的教育教学讲座、课堂实录、课件等,从中接受先进教学思想的洗礼,获得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两年来,我们的网络教研工作走向了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形成了浓厚的网上教研氛围,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真正实现了教研互动,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网络教研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发掘了教师的内在潜力,促使教师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成长。网络教研也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为教学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质量,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网络教研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部分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兴趣不够高。学校需采取有效策略,多方引导,增强教师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研观念,培植浓厚的网络教研氛围。2、部分教师的网络技能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上教研的开展。学校应因材施教,加强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自觉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技能。3、网络教研的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应加强软件与硬件建设,创建高效运转的信息环境与平台,为实施网上教研提供最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