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教育的检讨
本来就想说说教育的话题,一次偶然的原因,迫使我下定决心,写写自己对当前教育的看法。
我常常在想,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为什么就不能培养出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几个世界一流的学者大师,为什么我们的教授学者学生剽窃抄袭之风司空见惯,屡禁不止,为什么外国人总是拿我们的知识产权说事,为什么外国人评价我们的学生是高分低能,为什么有的家长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为什么我们的华人就能在国外做出更大的成就,为什么现在的老师家长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总之,有许多的不明白。
先说说我们的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想尽办法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再苦不苦孩子,再穷不穷孩子,给吃给穿给钱,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样就一定能保证孩子安心学习,刻苦读书,将来准能成才成龙。我曾经做过调查,有近七成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吃穿,学习成绩,种种原因,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做人,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家长就更少了。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能培养出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孩子吗?
以为上大学就是孩子的一切,就一定会有美好前程,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基础,而拿钱挤进重点学校,无疑是一厢情愿,拔苗助长,而且对孩子也是一种误导,以为钱是万能的,父母是万能的,不必刻苦努力了,这将贻误孩子的一生。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难道上大学就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吗?现在不是大学生也就业难吗?
我们的家长多看国外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吧,和孩子是朋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吃苦精神,独立思考的精神,独自创业的精神,即使有家财万贯出身豪门更是如此,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不会吃苦,那是因为家长吃苦太多了,那是因为家长的娇生惯养太多了,这样的孩子将来能堪重任吗?这是家长的悲哀。
说说我们的学校教育,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有时也为了经济利益,想尽办法扩招,挖所谓的好学生,甚至降低自己的门槛,好坏全收,鱼龙混杂,不图质量,先图数量规模,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既然招进来,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分类管理,分层教学,既重视教学,也要重视育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决不能一硬一软,顾此失彼。
现在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教学成绩,一切为了名次,其他的问题靠边站,难怪现在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捧着一颗希望而来,带着遗憾而去,因为他们,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得到心灵的关怀,没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没有从学校里得到快乐,因此就不会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各种破坏现象,逃学现象,上网现象,顶撞老师现象等等层出不穷,令老师家长学校都头疼。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
其实,学校重视教学成绩,升学率,学校排名,这些都没错也应该,但是单一追求升学率,并不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美好愿望,没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不可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参透的过程,教育的悲哀就在于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求成,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任何时候,我们的教育都应该德育为先,也许我们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个大学生,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个合格有责任感的的公民,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个大写的人。
学校的责任是什么,那不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吗?忽视思想教育,忽视做人教育,忽视纪律教育,忽视法制教育,忽视传统教育,忽视爱的教育等等,最终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败,最多培养出 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来,甚至培养出一批次品,危险品来,而这样的教育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吗?
说说我们的老师,老师的责任是什么,早在两前年前,古人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教书育人四个大字。但是,现在的教育环境中,老师的职责好像只是为了教书,很少重视育人,
每天工作好像就是备课讲课批改作业 之类事情,难道这样就能教好学生吗?其实不然,没办法就只关注那些所谓好学生,差学生索性放弃,不过我们也不
最后,说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我们的教育是为谁服务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是为我们的国家建设服务,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培养适应我国的建设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现在,说说前面提到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培养出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几个世界一流的学者大师?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脱节,素质教育口号提的太响了,而落实力度太小了,高考的指挥棒威力太大了,社会舆论的导向有问题了。一切为了高考为了升学率,分数定终身没有彻底改变的情况下,应试教育就从来不会停止,而且会愈演愈烈,这样下去,家长痛苦,学生痛苦,老师痛快,学校痛苦,社会痛苦,最后只能是国家痛苦了,教育体制没有创新,谈何学校创新,教师创新,谈何培养创新人才,国家谈何创新型国家,我们谈何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者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教育体制的悲哀,这是国家的悲哀。
仔细想想,国家之所以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那是因为我们太缺少创新型人才,没有核心竞争力,导致我们不断模仿别人,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了,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创新型人才,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应试教育误国误民,可是我们还在大搞特高,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痛定思痛,之所以要对我们的教育进行检讨,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还有问题,我们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违背我们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体制还需要大力改革,我们的措施还不够,正确的社会舆论还不够强大,总之我们要改变的地方还很多很多,教育的革命还未真正到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