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另眼看课:能不能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数学教学?

作者::重庆市石柱县河嘴小学校 钟发全 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陈明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2457

 

 

教学“一分为二”的知识尚且如此繁复,教师又怎样才能把复杂的数学变得“孩子们都容易理解”呢?禹天建 绘

近来,笔者听了不少数学课,却越听越糊涂。某一教学内容开课前,明明学生早已掌握了所学内容,可教师还按课前预设的教学流程“折腾”到底,大有教师只有教得“深沉”,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势。当下,这种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起点上的教学现象不算少见,本来非常简单的教学内容,经过教师一教,竟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通过将饼一分为二的设计,引入“一半”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课题。这样的导入环节是可行的,但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却再次设计了对折一张纸的教学环节,思考“一半”有多少种折叠方法,再经过比一比、说一说、涂抹上颜色等,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1/2。接下来的教学,依旧采用同样的教学流程,学习1/3、1/4、1/6、1/8……笔者在听课中观察到,大多数学生于课前都知道“一半”可以用分数1/2表示,而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仍旧没有作出调整,还是过于注重课前的教学流程。初步感知分数的环节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却没有突出,更不用说对教学难点“同一物体中的分数才可比较大小”的突破了。虽说数学所研究的东西,基本上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转换,可这一课真需要多角度、多环节地引领学生认识1/2,特别是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感知1/3、1/4、1/6、1/8吗?如此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视而不见的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吗?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张景中在《人民教育》2007年第18期中的《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一文中说:“数学可以有不同的讲法。看清了问题的实质,就能把难的变成容易的,把高等的变成初等的。就能把‘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题’,变得‘孩子们都容易理解’。”而很多数学课却将简单的教学内容复杂化了,把本应该有的发现、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置于脑后,没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形式,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好的数学教学吗?一节本就只有40分钟的课,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执行教学计划上,简单的问题便变得不简单,这显然是对小学数学的故弄玄虚。

数学是门理性的学科,以其特有的准确、概括、凝练的语言风格,教人变“聪明”。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简单,从而乐于实践,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材最大的编排特点,就是“清清楚楚一条线”。简简单单地呈现教学内容,简简单单地教和学,可说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可让学生乐学、爱学,懂数学、用数学,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掩卷沉思,不难发现我们教师不能将教学变得简单,主要是以下原因所致:

一是,学生懂了时,教师不善于“随机应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法,测试学生是真懂或一知半解后,随即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可以不教时,最好不教。数学的教永远是指向学生的学,而不是看谁比谁教得更多、更有特色。

二是,在教学难点处,需突破时往往显得后劲不足。数学教学关键在于难点的突破,难点突破了,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产生用所学的方法去解题的冲动。试问我们的教师,你的课堂中有没有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幸福的时刻?有,才说明你已让学生攻破了难点。

只有具备数学思想的教师,才可能实现简简单单地教,也才真会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要教得简单而轻松,需从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重点与难点要简洁。精简是一个高度,教师需要认真学习课程理念,精心研读教材,充分把握学生,明确每课时真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中根据反馈到的信息,第一时间作出最佳的选择。如此,教师的教学才会干净而不拖泥带水,从而将重点与难点落实到位。

其次,课堂的教学流程要简单。强调简单,并不意味着教学中的猜想、操作、验证、巩固等环节能省则省,而是这些教学环节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

再次,教学艺术要简明。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体现一种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美,在于教育机智恰到好处地闪现。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教师或采用不得体的演示方法,或生搬硬套,使课堂缺少生机。教师应当明白,教学艺术往往伴随着教育机智的出现而出现,教学中出现混乱的时候,一定是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的时候。

另外,数学语言一定要简练。如认识分数线时,结合课中用小刀分饼的环节,教师再设置了一个细节,问:“同学们,你们看这分数线像不像一把小刀?”如果是语文课,不能不说这位教师的这个比喻有创意,可对数学学科来说,这样的探索几乎是误导,后面的教学可能因为这一比喻而使学生对“平均”二字的理解更模糊。数学课,需要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的语言,否则会将数学教学引入歧途。


 

更新:2009-05-17 07:00:2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