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我与灵宝百名教师“同课异构”安阳行(图文)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4115

 

                       ——唯“爱”打湿了我的眼睛
             
 广场候车
 
这次去安阳,没有理由,只有对教育的痴痴追求。于是,在忙碌中丢下手头的工作,急速飞奔火车站。
广场上站满了各个学校的老师,他们或坐候车室,或三俩个一起,或独自静等火车的到来。端详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情不自禁地为这些敬业的老师们深深地感动着。
人群中,教研室主任在忙活着,一会儿清点人数,一会儿给各校老师发火车票。大风吹着他清瘦的的面庞,但目光依然是那么坚定。因为这次他要带着100多名老师去安阳取经、交流,要把我们灵宝的教育风采展示在全国。目睹这一切,我从心底发出一声赞叹:辛苦的老师们,你们真是天下最可爱的人啊!
也许老天爷故意考验这一群执着的人,不仅挂起了大风,而且火车晚点一个小时。听到这个信息时,我打了退堂鼓,不想去安阳了。当我要离开车站,回头望着风中屹立的老师们,看到了好多比我年龄更大的人,他们站在大风中,依然谈笑风生,根本没有急躁的感觉。我的眼眶潮湿了,没有理由不紧随他们。教育的执着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缘分。看看表,时间快到了。但没有听到进站的声音,脚掌都麻木了,只好来回走动着。在等待着和几位老师闲聊着,一位比我大的教务主任叫“夏丽”,她的语言那样富有感染力,让空气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刚才还郁闷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火车论教
 
七点多终于坐上了火车。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我和这些老师们不太熟识,就读起了随身携带的精美散文。当读到“风吹过湖面,柳条摇曳,石头上布满苍老的青苔,湖底铺着陈腐的枯叶……”忽感火车上弥漫着浓浓的果香。原来,主任给我们发苹果了。就着淡淡的苹果香味,主任给我们讲起了河滨小学杨君老师的故事。
结识杨君老师已经很早了,我对这位老师有着深刻的印象,因为她写的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案我曾经阅读过,而且我们还经常促膝交谈,对她的教学理念及管理方法我非常赞赏。她的执着和敬业让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主任把一本《班主任日记》递给了我,我仔细地阅读着杨老师在班级管理上的点滴文字,聆听着主任讲述他偶然走进杨君的细微过程,不由想起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我想也许不久的将来,杨君老师将是我们灵宝教育的一面鲜活的旗帜,有千里马。也需要伯乐,任主任慧眼识英雄啊!
当我们正在探讨时,杨主任随即道出一首诗“夜来夜去夜充电,学东学西学中原;教书教人教心田,研修研课研时间。”他一边风趣地说着,一边解释道:这首诗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夜学教研”。大家为杨主任的博学和敬业鼓掌。寂寞的火车飘荡着我们这一群教师的欢声笑语。吃着苹果,听着诗歌,我不由得想起:“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不正是“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吗?今天吃了任主任的苹果,引发我智慧的碰撞,此时,我又想起上次在三门峡和王敏勤教授交谈的谆谆话语。一种迫切之感油然而生。
这个夜,我们四点才在安阳的大地宾馆入睡。
 
                           
                                       读书 忘记了疲劳
       
    教改现场
 
为了坐个好位置,我连早餐也没有吃。早早就到了中原宾馆课改交流现场。偌大的会场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一行大字“全国初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谐教育研讨会与安阳市七中教改经验交流会”,右联是“洹水河畔神州才俊登坛交流课改经验奏优雅乐章”,左联是“殷商古都华夏学人荟萃推进和谐教学谱曼旋律”,气势磅礴的对联,足以彰显此次盛会的浩大!
八点整,举行了开幕仪式。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中国教育报》主编赵小雅的一句话“课程改革到底改什么?”她围绕这个话题谈到:课改不是简单的,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等等内容。河南教科所周宝龙说:“学业负担是大家很头疼的问题,关键在于课堂效率低下,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他的发言热情洋溢,高屋建瓴。王敏勤教授阐述了为什么要召开这个研讨会,对任杰主任带了一百多人参会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说:“前几年教育看江苏、山东,近几年教育看河南。来自8个省市的600多人他们来干什么?我好感动,真的好感动,这挡不住的热情,挡不住的科研热情……”一连说了好几遍。
紧接着,各地代表述纷纷说他们的教学改革。王敏勤教授一一做了点评。灵宝市教研室主任任杰先生就灵宝的教育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主要讲了两个方面:   一、营造课程改革氛围,构建课改评价机制。 二、创新课改教研形式,搭建课改互动平台。任主任纵览灵宝教育如鱼得水,纵横驰骋。用科学的发展观、动人的事例以及超前的理念和思路勾勒了一幅幅灵宝教育的春天。一个个灵宝教育名人,他们的事迹跃然荧屏:教育博客大王——杨君;网络教研第一人——杨丰烈;感恩教育排头兵——何冠军;网络教研发帖大王——张爱丽;网络教研引领人——张建超、陈灵生等等,这些默默无闻的灵宝教育名家今天也在这里和与会人员相见、倾谈。听说任主任、杨主任彻夜未眠,更让我感动万千,唯“爱”打湿了我的眼睛。
 作为一位灵宝人,虽没有在教育一线,但今天目睹了灵宝教育的和谐篇章,“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又在在耳边回响。老师们在“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课改理念引导下,不仅珍惜课堂时间,增强课堂效果,而且更加珍惜在校时间,增加教研效果,已经形成了从时间到空间、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个体到集团化的立体教研网络。
任主任用睿智的文字赠送王教授一首小诗“知识树植金城地,教育情浓艳阳天敏行勤劳土生金,花艳果香待来年!”让所有老师不仅感受到教研主任是一个教研能手,又是一位大诗人。看着睡眠不足却激情高昂的主任,我陷入了沉思:灵宝教育腾飞的今天,不知有多少甘为人梯的老师们,灯火、汗水、伴着他们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更有无数领头雁,在岗位上既要承受教育的重担,还要调解各个环节的均衡,不知吞下了多少委屈和泪水。但他们没有一个在困难面前屈服,而是把一所所学校搞得有声有色。尊敬的老师们,你们不愧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人!当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响起时,我听到了啧啧的赞叹和娓娓的交谈
更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是灵宝四中校长何赞朝的报告,他英俊潇洒的装束,加上标准的普通话,一下子让会场骚动起来。这一次,何校长竟然带了20多位老师前来学习、讲课、研讨,他的讲座幻灯片就有71张,并且制作相当精美。坐在台下,目视了四中“让知识树绿化课堂,让知识林绿化校园”真实面目。真叫人拍手叫绝!何赞朝校长报告题为《八项教学策略 破解两大课题》,其科学性、系统性、清晰性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台下朗朗掌声给我们的何校长卯足了劲儿,他的发言得到了王敏勤教授的现场点评:“知识树,我在实验校已推广一年多,没有那所学校的知识树能像灵宝四中大规模、整体化、系统性的做的那样好。对于灵宝四中的课堂改革我想用四个字来概括——感动、服气。”这是全国初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谐教学研讨会上王敏勤教授对灵宝四中何赞朝校长所作报告的高度评价。
《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专刊主编赵小雅希望四中校能把教改经验撰写成文字材料借助《中国教育报》平台与更多的教育同行交流。何校长报告后,与会实验校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与其展开交流,东道主安阳七中校长田国良握着何校长的手感动地说:“何校长,您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啊!”       
掌声、赞叹声把会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我坐在台下,也在为灵宝的教育震撼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何校长严谨治校的工作作风已在灵宝教育界成为美谈。心由境生,我禁不住展笔抒怀“怀揣丹心去教研,春光雨露润心田。日夜兼程路漫漫,行者个个笑开颜。赞叹教研助教坛,问鼎安阳不等闲。同课异构呈异彩,述说教材理喻端。安阳之行看中原,灵宝教改扬风帆。任凭旅途跋涉难,分层教学浇桃园。和谐教育兴课堂,挥毫泼墨方育贤。君唱响四中曲,惜时增效震崤函!”
唐红格、王普略、李靖欣三位老师“说教材”活动结束后,王敏勤教授握住唐红格老师的手,兴奋激动的说:“讲得太好了,太潇洒了”。唐红格老师为有幸和国家知名专家教授握手,并受到热情赞扬,也激动得热泪盈眶。灵宝四中参加活动一位老师自豪的说:“我们的三位老师是在参加说教材的老师中表现最好的!”
张海鱼老师参加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他精美的课件、精彩的演讲、风趣的语言,使与会者频频颔首赞许。一位姓李的英语专家称赞他的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群言堂”,称赞张海鱼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表演家”。
   任杰主任用一首诗形象地概括了安阳之行的老师们,“灵宝教师唐红格,安阳说课真出色。大腕教授说潇洒,灵宝教师笑呵呵。李静欣,王普略,课堂竟唱大丰歌。问渠哪得清如许?高效课堂看改革。”
 
          
                                              专家讲得真有趣
 
 
 
 
                                                  促膝交谈
 
晚上,王敏勤教授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拜访者。10点多,王教授约我前去交流。为了不打扰王教授休息,我简单地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告诉了王教授。
教授真诚地说:“李老师,咱们见面几次了,我发现你是一个善于钻研的老师。看了你的博客,你撰写的东西很有价值,你为什么不投稿呢?你的确很勤奋,你们灵宝教育怎么没有发现你这样的人才?你到底在不在学校?为什么这么热衷教育?”王教授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很难回答。我只能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并非想成为名家,我只想在自己喜欢的职业中发挥更大的功效,本来当个老师完全可以,可是老师的工作繁杂,想静下心来搞教研很难啊。于是,辞别了校园,干起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就拿阅读和作文来说,我一直在自己的实验田里苦苦寻求最好的方法。和许多名家、老师交流过,他们都说,这两块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难点,你如果能找到一条更好的路子,将会对教育教学做着更大的贡献啊!
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我成立了灵宝市育贤文学社,我们文学社的宗旨就是‘育贤文学教你作文,文学育贤教你做人’,但如果把阅读和作文分开的话,想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全国的课改会我自费学习,和北师大的主编曾经交流过,常常带学生外出观光、采风,为孩子们创造素材,这些做法得到了全国很多老师的支持和赞扬。因此我们文学社的学生写出的习作与在校学生的截然不同,这种作文我称之为“绿色作文”。在全国各大报刊已经发表不少作品,小有名气,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创造,能为孩子留下点什么。所以我特别崇拜名家,很想在您的指导下有效地开展工作。接触到“同课异构”,让知识树“绿化”课堂”,这些教改话题时,我一直在揣摩着:阅读和作文是否也可以启迪学生的知识树?让差生在“知识树”的引领下喜欢作文,我是带着这样的疑惑,又一次来到了安阳,专程向您请教的……”王教授听着我坦诚的叙述,拍手叫道:“李老师啊,我太感动了!为你的敬业和执着感动!你很有创造力。目前没有人这么做,你做出来,就是全国第一啊。什么是专家?专家就是在某个领域专门研究的并且很有成效的人,别以为专家就多么了不起,如果你经过多年的实践和验证,你所创造的东西大家很喜欢,又很有效,你不就是专家了吗?李老师,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不知道你是否能吃下苦,但我相信有你这份钻研的精神一定会有所建树,干吧,有我的支持,放手干吧。何况还有你们教体局、教研室,他们肯定都会支持你的工作。”本来已经很困很累的我(两夜没合眼)听王教授这么一说,眼前为之一亮,这不正是在专家的引领下做工作吗?还怕什么干不成?激动的泪水在眼里打转转。王教授和我促膝交流,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父亲,绝没有大腕的架子。他时不时地给我倒水,那样子,我真的好感动!
我怕耽误他的休息,就打住话题,可他一点睡意也没有,兴致勃勃地在我的记事本上画起了“知识树”,我们一边说,他一边给我在本子上勾画,看着眼前的教授,唯“爱”打湿了我的眼睛。
 
                              教授忙得给我取资料
 
              
 听课感言
 
因为喜欢语文,听课就选择了语文。今天上午主讲的语文课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我听的“同课异构”的第一次课,所以听得非常入神。
第一节是安阳七中苏东升老师主讲的。他的课堂从导入新课、诵读、深化、拟题完善了“知识树”,并且还设计了拓展练习,比如:诗配画、画配诗、改写课文片段,很有创意。学生在描述情景时,语气富有情感,老师在课的结尾为学生送上了自己的小诗“轮台东门别武判官。”“君归故园去,应知将士心。去路多珍重,平安抵家人。”可见,苏老师的文外功、文内功都很高超。优美的画面配上幽情的诗歌,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喜欢?我陶醉在历史的车轮中。
第二节课是山东清怡中学老师讲的。这堂课重在“读”,听录音和自己读的进行比较,大多时间用在了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尤其是千古名句留下的深刻印象。最后老师设计了一个“盘点收藏”的环节。
第三节课是江苏的一位老师主讲。这位老师没有那么刻意,而是以优美的朗诵为课堂创设了情境。他的“意象分析法”很好。“抓关键字,概括思想的特点;运用联想,再现画面情景;结合事件,体察人物情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很成功,把这首诗刚健雄厚的气味展现出来了,他的语言精当,表述条理清楚,让学生紧紧围绕“意象分析法”,发现每一个字都是有生命力的,学生在老师高深的语言中得以启发,“音律”、“心率”等等一些词汇学生都能运用自如。老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远远超越了教材,这是我听这三节课认为讲得最好的一位语文老师。没有作秀之感,而是真正地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
三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各有千秋。王敏勤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点评,他首先对诗歌教学做了几步谈,1、读(熟读字词、达到背诵),2、译(翻译理解“;3、解(解析结构、主题、特点);4、悟(感悟、启发)、5、展(拓展、改写、补充)。教师要紧扣文本,“查、读、品、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后。王教授激昂、精湛的点评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久久的掌声结束了,带着满心的愉悦要离开安阳了。回想起三天之行,多少慨言、多少感叹、多少画面、多少风土人情将永远地留在记忆里。
别了,安阳!
 
 
 
                                 安阳留影
更新:2009-04-27 21:50:5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