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来灵宝调研
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时广政、张琳、卢玉玲及三门峡教研室教研员张艳霞等四人于
7日下午,在市二小听了郭静老师(市二小)的识字阅读课和杨君老师(河滨小学)的课文阅读交流课,随后专家和附近学校的部分老师座谈,针对问卷上的问题,老师们畅所欲言,既谈了课改的体会和成果,也谈了教学中的困惑。时老师说,他从事教研员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如此有特点的课外阅读课,学生习惯初步养成,对内容的把握较为准确,认识有一定深度,特别是一位学生和他面对面交流一本书时,他觉得现有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了,因为那是初中生阅读的东西。同时,他对河滨小学的阅读考级制度、市二小的开架阅读等经验很感兴趣。张琳老师则对第二节课赞赏有加,认为教学的层次性很强,主要问题抓得准、抓得紧,那就是识字写字,她还从自己每年高考阅卷情况谈了写好字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
8日上午,在市一小,专家一行观摩了一节低年级的晨诵课,薛新灵老师饱满的激情、悦人的神态、精妙的设计以及学生朗朗的书声、优美的动作、热烈的互动使课堂充满了如早晨的阳光一样的多彩绚丽,省市专家及听课教师一个个神情专注、笑容微露,深为老师创造的诵读环境以及学生热爱读书的场景而震撼,特别是当薛老师把新学的一首诗稍作改动送给当天正值生日的一个同学,当大家把这首诗尽情地诵读出来时,那个憨厚的男同学满含激动,教室里所有的人都为之热烈鼓掌,这既是送给那个幸运的小同学的,也是送给薛老师和她的学生们的。在查看学校展出的部分教学成果时,他们手不释卷、赞不绝口,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的写字展览和师生绘制的知识树,张老师很有兴趣地询问了相关情况,并让我们尽快将三个方面形成较为完整的材料,供省里今后安排活动备用。卢老师、张老师也补充说,小学语文老师要做好奠基工程,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作一项长期的工程去抓实、抓好。习惯比知识更重要。语文课的人文性特别强,教师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重视学生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的培养,一旦升入初中、高中,没人再会为你“补课”。
接着,我们又来到尹庄中心小学,听了
他们还不辞辛苦深入到村小,在东车小学听了
省市教研员在调研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1、“教什么”的问题到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好。每一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对教材的再开发过程中来。尽力做到三个结合,既从大处着眼,看课标,正确选定学习任务;从具体入手,弄清楚教材、及课后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能力基础。教师要细读文本,抓好四个要点,既研究语言、内容细节、课文结构、写作背景。
2、课外阅读课怎样提高效率?课标是保底的指标,没有持之以恒的课外的大量阅读,学生没有办法形成习惯和能力。但在这样的课上教师如何来定位自己的角色,需要我们好好研究和实践,教师不能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不能只是平面推进。教师要做指导者、引导者,其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别人不可替代的。
3、怎样认识“三维目标”?在三个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物质基础,因此,“双基”要抓实在,文本的内容要好好研究,否则就空了。要洗净铅华,素面朝天,在语言文字上下大力气。
4、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的学习,建立批判性的课堂。
5、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认识到教学的工夫应下在课外。比如板书,写出来的字一定要成为学生的样板,每一笔都要到位,都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跟上,不要老是说空洞的话。
三门峡市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