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是否坐班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周玉文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1日第7版 点击:1124

“要不要实行教师坐班制?”在讨论这一问题前,我们还是先明确教师坐班的目的,即坐班最主要的任务是备课、管理学生、回答学生的提问、便于学校管理人员随时布置任务等。从时间上来说,备课的时间恐怕至少要占工作时间的60%以上,当然备课也应当包括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互相听课、评课、切磋、讨论等,但这部分时间对于普通教师来说不会超过2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教师坐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用来备课的,而备课的大多时间又只能由教师独自去完成。同完成其他任何任务一样,教师备课也需要必要的条件,诸如安静的环境、有一台电脑以及必要的书刊杂志等。明确了教师坐班的目的,对教师是否要实行教师坐班制就不难解决了:

有的学校环境条件比较好,如每人或者每两人有一间办公室且都配有电脑,有相当数量藏书的图书馆等。因为有教师备课的必要条件,要求教师坐班自然是有利于教师的备课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即使这样,如果也要求教师像工厂的工人、机关的职员一样实行雷打不动的严格坐班制,恐怕也不能使教师更好地备好课:因为备课——备教材、备学生,虽然大部分时间要靠书籍、网络,要靠静下心来冥思苦想,但也少不了到实践中去——到工厂、农村、社区、博物馆等地去接触和收集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实行严格的坐班制当然不利于教师到实践中去备课。

有的学校环境条件比较差,如每五六人甚至是十多人一间办公室,平均十多人才有一台电脑,这样的条件也要求教师坐班,自然不利于教师的备课。但是,即使是这样,如果没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只是上课来下课走,恐怕也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学生在课下见不到教师,少了师生之间的必要交流,少了教师之间的必要交流,教师在心理上对学校的归属感也会减弱,等等。因此,即使是学校环境条件都比较差,不大适合教师备课的学校,也应当安排教师一定的坐班时间,以保证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校管理人员临时布置任务的落实等。

看来“要不要实行教师坐班制”,仅从是否有利于教师备课这一点来说,由于每个学校的环境条件不同,要求有统一的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到底如何是好,笔者以为,身在其中的广大教师才最有发言权。每个学校只有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只有充分尊重了广大教师的意愿并能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做法,才能得到教师的拥护。因为教师是备课的主体,从生产力角度说,他们是“教学生产力”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所以,要不要实行教师坐班制以及如何坐班,应当取决于广大教师的意愿。倘若该校大多数教师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就是被其他学校实践检验过的好举措,对这所学校来说也是弊大于利的。




 

更新:2009-04-22 04:47:4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