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如何从机械工作中走出,是个问题

作者:平和双语学校班主任/万玮 来源:摘自:《中国教育先锋网》 点击:1966

“平均每天在校9.88小时。其中,纯工作时间约7.36小时”,这是《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负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我们的信息。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负担是轻还是重?面对这些新鲜出炉的数据,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说教师职业负担轻?显然不符合现实。每天7.36小时的纯工作时间,在任何行业都不是低负荷。其中,最耗费精力的便是上课。上课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智力活动,不仅仅说话,更要动脑。而普通教师每天平均要上两到三节课,要说不累,那一定是偷懒了。新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通常会咽喉发炎;即便是一些老教师,一段时间如果身体状况不佳,课上多了,也会“失声”教师的职业绝不可用轻松二字形容。

可要说教师职业负担重,单从数据来说也并不具说服力。和绝大多数外企相比,这样的工作时间并不算突出。尽管偶尔会有中小学教师“过劳死”的报道,但那主要还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备受关注的缘故,就比如偶尔出两个“禽兽教师”并不能说明教师当中“禽兽”特别多一样。更何况,教师平均每年有10周左右的带薪假期,这样一均衡,和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职业负担至少不能说是重。

应试氛围--数字背后的压力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有一次去某地讲学,在与当地教师互动中,有人写了一张小纸条,说当地现在以学生成绩评比教师,教师工资完全跟学生分数挂钩,由此造成一些学校教师考试时给学生排位,让优生“照顾”差生,甚至个别学校让高年级替低年级考试。李镇西很愤怒,但这的确是一些地方学校教育的真实写照。重压之下,焉有完卵?教师的心灵完全扭曲。

这样一种职业压力,带教初三、高三毕业班的教师感受最为直接。《南方周末》曾报道福建武平一中的高三教学生活,“老牌”高三班主任王锦春每天清晨5:30就得起床去学校督促学生晨读,在学校工作一整天,晚上11:30才能到家,而“这样的日子,王锦春已经过了13年,周而复始”。

在《报告》的统计数字中,你能隐隐约约看到这份压力,每位教师每—天平均花费5个多小时在教学上,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幅忙碌的学校场景。事实上,许多教师在工作时间以外仍然在思考教学的问题,数字并不能反映一切。只是无论如何,上海的教师应该庆幸,因为上海的教育环境相对还比较宽松,尽管应试的氛围依然浓厚,社会各界依然重视分数,各种排名依然或有或无地存在,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至少已经在被控制中。

职业倦怠--更甚于职业压力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渐渐会产生出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没有任何主动性、创造性可言。这便是职业倦怠。很不幸,教师正是很容易产生倦怠的职业之一。

有一个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描述是这样的:当你教了10年的小学生,你就成了小学生;当你教了10年的初中生,你就成了初中生。这句话对高中教师同样适用,只是高中生已经成熟,所以效果不是那么戏剧化。在教师每天的教学生活中,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占了绝大部分时间,你可以想象教师带完一届学生再带一届学生的那种周而复始的疲倦,对于学生来说,一定是新鲜的世界,可对于教师来说,一切又要再来一遍。

曾经有人说,中小学教师既“受到来自学生成才、家长期望和社会要求的外来压力,也受到自身完善和追求的内在压力”。当教师自身丧失追求动力的时候,职业倦怠便已经开始。

相对于课程缺陷、生源不佳、硬件老化等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育乃至于对教师本人的伤害更大,任何学校的校长都必须予以重视。教育部长周济曾寄语广大教师:“当老师的,要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幸福的事情。”是的,职业的幸福与快乐能够驱散职业倦怠,在压力之下,我们必须要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坐班--—个可能还需要讨论的话题

中小学教师需不需要坐班?曾经有媒体讨论过这个话题。支持一方说,中小学教师坐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学校应该形成一个教育的氛围,这需要教师用大量的在校时间来营造;反对一方说,对教师的管理应该柔性化,对教师的管理应该首先做到尊重,教育既是一种智力付出,也是一本“良心账”,善待教师就是善待教育。

从《报告》中看,中小学教师每天除了教学工作之外,大量时间便是接触学生。平均每天1.39小时不算少,也不算多。回过头来看坐班的问题,从减轻教师的负担角度来说,当然制度有一点弹性为好,但是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说,每天1.39小时,分配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只有几分钟,中小学教师的坐班制度也许不应该那么轻易被否决。在《报告》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名新手教师成长为一名成熟教师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有压力,也需要承载负担与责任。如何从每天琐碎、机械的工作中走出,并体会到教育的乐趣,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独自面对的课题,别人无法取代。

 


 

更新:2009-04-21 05:43:4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