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
我的孩子们时刻都在搜索身边可说的东西,因为我的口语交流课是要求人人动嘴说的。这样养之有素的训练我已经坚持了10几年了。
刚开始,一些孩子接受不了这个训练,害怕上这个课,有的甚至求助家长向我求情。我手拿电话,给家长慢慢解释。家长放下电话,慢慢地告诉孩子:李老师说,你说什么都行,不一定非要是特大新闻,家里发生的小事、学校的小事、路上看到的都算是你们要说的话题。
有个叫王润玉的孩子天生胆小,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每次站起来睁着很美丽的眼睛,就是不张嘴说话,而且总是用手搓着衣角,有时还逃口语课。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只能从心理出发,为了孩子创造口语交际的场所。
每次下课后,我总是有意识地找一些合适的字眼和孩子对白。有一天下雨了,孩子们都在橡胶跑道上尽情地沐浴雨水的甘甜,而她却在一块土地方玩泥巴。我仔细地观察这个孩子的举动:用小手把土搓成泥条,然后掐一小段放在一旁,再把这些小段拼在一起,拼好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但孩子却像欣赏一件很精致的工艺品似的,仔细地观察着,还时不时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上课了,我让孩子们快速写出自己课间做的事。不到十分钟,这个三年级孩子竟然写了三百字的文章。并且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描写如我所见的一样。我趁热打铁,在班级学生面前大加赞赏这个孩子,并且让她把自己刚才写的文章读出来。孩子可高兴了,放开拘谨的自己,有声有色地读了起来,我使劲地为孩子鼓着掌,手掌都拍红了。
读完了,我激动地说:“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比播音员的声音还要美几倍呢。可惜,老师总是很难听到你的声音,以后能不能多说些话,让老师享受你好听的声音?”孩子的脸通红通红的,可这一次竟然勇敢地说:“老师,我以后一定要上好口语课。”
从此,孩子再也没有“逃课”,也没有让家长“求情”,积极快乐地加入到“想说”、“敢说”、“说好”的行列。不久前,孩子的习作还发表了呢。
更新:2009-04-02 05:14:0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