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农家小院
我家的老宅在川口村北的王家沟后头,王家沟比较宽也很长,沟里最多时住过百十戸人家,人口足足有五百多。
住户依沟的两侧一字型摆开,早先都是下崖面挖窑居往,后来慢慢又在院子盖起了房子。沟的中间是条弯曲不平的泥土路,卡车勉强可以通过。
一到下雨天沟里的路就自然成了一条小河,小河的水势依雨水而定,水大时可把车辆、人畜吹走;雨小时坑坑洼洼,黄胶泥缠鞋陷脚,半个月内不好行走。
大集体时,农村把土地看得“仙”,宅基地都批在沟里,沿崖挖窑扩院,耕地没人敢去占用。
分田到户后,住在沟里的人渐渐开始申请往沟外街面上建宅,随着乡政府迁移,一些七‘站八所、供销社、学校和医院遗址成了宅基地的好去处,后来集体的果园、菜园子(位置都在村边)也批给居民建房,再后来申请不下宅基地住户干脆就在自己的自留地盖了起来,反正村边的地是能盖则盖。
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在一起议论纷,哀声叹气:这把地都占啦,将来吃啥呀!主席在时不让杀耕牛,不让占用耕地。这是做孽哪!
就这样,我家沟后面原有的十多户人家多数弃旧宅迁了出去,沟中经济条件好的也都
在公路边和街面上建造了楼房。
本来父母是不愿意迁宅的,原因:一怕花钱,二来沟里的院子大、还有窑洞冬暖夏凉,三是老邻居住在一起能拉拉家常,且基督教堂距家仅二三百米远,她去礼拜方便。
架不住热心人的鼓动,加上村干部的特别照顾,就在川口老街中间原学校旧址上方了一块宅地,放了几年,实在拿不起劲,盖好点吧没钱,不建吧有人盯着想要这块“宝地。”最后几个人给出谋划策说,以后子女都很少回来,咱这代人还有点乡村情结,就盖上四间平房,建筑面积小点,前后通透,院子面积丢大一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房子就盖好了,第二年父母搬了进去,这一片住户来自村各个组,紧邻超市、卫生室及学校,父母来了后很快就同左邻右舍融合到一起,原来分散居的老邻居也三天两头来家里和他们叙旧谈天说地。
房子入身小,院落较大,院西边还留有一片空地,空地边沿是四五米高的埝堎,我家就在院子西边开了个小门,父亲把空地收拾成了一畦菜地,站在菜地往下边看就是我曾经就读的高中,教师住的砖石箍成的窑洞还完好无损,只是换了主人,曾教过我的老师所住窑洞我闭着眼睛还能依稀对号入座,原来的校园已建成一排排家属院,数间风雨中飘摇的教室已成了待建的宅基,我们曾经挥洒汗水强体健身的操场及高大的梧桐下面开会场地早已没有了踪影。
春季来临,小院可热闹了,先是樱花绽放,接着牡丹怒开,依次月季杓药放彩,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两树苹果花也在悄悄展开,树下的草莓不甘寂寞,一簇簇小花朵鲜嫩可爱。高大的枇杷树伟岸雄壮,早早结岀青色的枇杷。另外,院中的桂花、石榴、香樟和茶梅也攒足劲,等待着展现风采。
小菜园更丰富,人勤春早,父亲耕耘劳作,春节一过,我家菜地就露岀绿茸茸鲜芽,菠菜、香菜、蒜苗抢先登台,翠绿的韭菜占有固定地垅,接着莴笋苗、小割葱开始舒展腰杆,再往后,线豆角、肉豆角、茄子也在地膜覆盖中挣岀嫩苗苗,再接着西红柿、辣椒、黄瓜闪亮登场。南瓜、丝瓜最不贪地,只要扎住根就能展示媚力,顺着院墙,树木借力攀爬。父亲歇不住,整天在地里摆弄,翻地锄草,又用小车推来猪粪羊粪施肥,肥沃水足,菜品长势郁郁葱葱,黑油发亮。
各种菜到了成熟季节,父母就邀请左邻右舍前来采摘,有的邻居不好意思,他们就上门送去,丰收的喜悦让大家一起分享。
去年,平房上又安装上光伏发电板,家里不用投资,每年还能回收一两千元。关键是光伏板屋架高达三四米高,不但遮风挡雨,也遮掩住对屋面的夏天曝晒。房上还能堆放一些杂物,更好的是还可在上面望风观景喝茶聊天,也可烧烤野炊。
生活没有绝对标准,只要知足、开心,就是幸福;人生沒有绝对模式,只要潇洒、如意、就是精彩。这就是父母的农家小院,一片开心的小天地,阳光充足,鸟语花香,绿色蔬菜沒有公害。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现在国家严厉整治耕地非农化行为,实施“退林还耕”,“退草还耕”政策,倡导耕读文化,强化传统教育,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振兴暖流蔚然成风。相信我们乡村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欢迎你到我家小院来,保准会给你带来收获。
退休民警:乔俊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