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灵宝市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大研究、大建构、大展示、大推广”活动(以下简称“四大”活动)安排部署会召开。教体局党组书记、负责人吴鹏钰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副局长何赞朝主持会议并回顾总结前两届“四大”活动,副局长张战坤传达第三届“四大”活动实施方案。
-
【灵宝教育】我市安排部署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大研究、大建构、大展示、大推广”活动
-
【行知三中】同频教育脉搏 共振联盟力量——市三中教育联盟2025—2026上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研讨新教材新教法,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灵宝市第三初级中学教育联盟于9月18日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活动,开展为"同频教育脉搏 共振联盟力量"主题教育活动,市三中、焦村一中、苏村一中各教育联盟学校领导及教师共60余人,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
-
【灵宝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聚焦“真互助”环节,深化“六真课堂”实践
秋雨绵绵,学意正浓。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六真课堂”理念落地生根,发挥教研组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教研组长示范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课堂示范、切片诊断与集中研讨,共同探究“真互助”环节的有效实施路径,提升课堂教学效能。薛太瑞校长、赵冬娟副校长及相关领导参与了听评课活动。
-
各课题组围绕学科融合、教学策略优化及“双减”政策响应等核心议题,系统汇报了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预期成果。研究涵盖五育融合实践、结构化教学模式构建、思辨能力培养、作业设计创新等多个热点领域,致力于推动教学改进和师生共同成长。
-
赵志明副校长主持上午的小学科主题教研活动。七年级A部部长、七(12)班班主任、地理教师焦瑞芳以《巧用小组合作,实现提质增效》为题,从岗前培训、有的放矢,合理分工、优化资源,全方位多元化落实和奖罚分明、落实到位等四个方面交流了七年级A部开展小组合作的经验
-
【教学提质】施好 “精准策”,打好 “组合拳”,实现 “加速跑”
教务处提前谋划工作框架、划分岗位职责、部署教学计划,明确学期教学重点与目标。开学工作会议上,校长马晓春解读学校五年规划,副校长王佩林明确教学要求,为教学工作锚定方向,引发教师对提质的深入思考。
-
秋意渐浓启新程,联盟携手共研思。为贯彻 “融以发展、合作共赢” 的核心目标,落实 “共建、共研、共享、共创” 的教育理念,2025 年 9 月 17 日,灵宝市实验小学教育联盟第一次集中月活动在实验小学主校区圆满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实验小学、解放路校区、阳平镇中心学校、函谷关镇中心学校、寺河乡中心学校五校力量,以 “校际携手研教学 聚力赋能启新篇” 为主题,通过课堂观摩、校园探访、评课研讨、论坛交流等多元形式,为联盟校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助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协同提升。基教科张建飞科长参与活动并对活动的开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
教育改革的深化,往往能在教学术语的迭代中找到清晰注脚。,课堂术语的演变绝非简单的词汇更替,从“师生互动”到“同频共振”,从“知识讲解”到“认知建构”,22组教学术语的新旧对比,不仅是表述方式的优化,更折射出课程改革理念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从“知识传递”向“素养培育”的深刻转变,是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的全方位重构。
-
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效率”已不再是衡量课堂质量的唯一标尺。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课改正在从“效率优先”走向“价值引领”,单纯关注学习效率已不足以回应新时代育人要求。当“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快”的高效学习逻辑,遭遇“为谁学、学什么”的育人本质追问,一场从“高效学习”到“高价值学习”的范式转型,正成为课改人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
-
灵宝市2025年“国培计划”项目县培训项目中,我校多名学科骨干教师赴洛阳、长春等地参加培训。为了促进教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市五小组织“学用转化”实践研讨课,于转化中推动校本研修提质增效。
-
课堂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翻新,而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与重塑。暑假里的各级各类教师业务培训,让我们跳出“模式崇拜”的窠臼,发现真正的课堂变革,藏在对学生成长的敬畏里,躲在教学细节的打磨中。
-
秋光潋滟,研韵流深。为深入推进思维型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9月8日 - 12日,市六小开启了学科团队展示课系列研讨活动,首站聚焦五年级,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四大学科,各学科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展开了一场场思维的碰撞与教学的深度研讨。
-
实验四小首轮示范课开启序幕!市级名师、骨干教师与优秀支教教师率先亮相,呈现六节“备·研”充分的高效课堂。市教研室相关领导及语数英教研员与全校教师深入一线,聚焦课标、教材、学情与成效,开展精准观察与记录,共研共进,营造出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就在喊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但很多一线教师仍然感到困惑,课时少,任务重,讲完教材就不容易,超出教材就更难。另外如何处理用好教材与超出教材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操作效果更好?带着这些问题我请教DeepSeek,答复如下,可供一线老师参考。
-
今年秋季学期,三科统编教材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新增“爱科学 学科学”单元,八年级上册新增“军强才能国安”一课;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新增《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两篇课文;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充实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相关内容。
-
课改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翻新,而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与重塑。当我们跳出"模式崇拜"的窠臼,会发现真正的课堂变革,藏在对学生成长的敬畏里,躲在教学细节的打磨中。以下20条核心要义,或许能为教育者打开一扇通往深度学习的大门。
-
7月4日,我市2025年上半年高中教研工作总结会召开。会议全面梳理半年来高中教研工作成果,科学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为推动全市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副局长张战坤部署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基础教育教研室负责人主持会议。
-
6月以来,我市城乡教育联盟活动蓬勃开展,市二小联盟以“切片诊断”精研课堂教学,市三小联盟聚焦“三自教育”赋能学生成长,市四小联盟探索“五育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各校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研讨、特色活动等形式,深化城乡校际交流,共享优质资源,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
【写美豫灵一小】校际交流促发展 五育融合谱新篇--灵宝市第四小学教育联盟第四次校际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化城乡教育协作,推动“双减”背景下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5年6月19日,灵宝市第四小学教育联盟第四次校际交流活动在豫灵镇第一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特色引领五育路,教研协同创新篇”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特色研讨、多元互动等形式,实现联盟校资源共享、智慧共融,为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
【实验三小名师培养】趣中探理 跨界赋能——有余数除法教学的创新与反思
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过程中,我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尝试将跨学科理念融入课堂,并借助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体育课上的桃花朵朵开”游戏以及“循环报数”游戏,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