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罕见,西水头村发现宫廷焰火桶

作者:建赞飞 建卫强 来源:灵宝一高 点击:4808

灵宝市西水头村史料记载,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间,村民在东寨子大门外修建了一座观世音菩萨庙,供奉送子观音。正月十五,周边村民赶赴此庙烧香许愿,祈求幸福平安,祈求菩萨送子,结果非常灵验。第二年,人们为了感谢菩萨,都在元宵佳节前来焚香还愿,并燃放烟花爆竹。
 

斗转星移,菩萨庙、观音像已荡然无存,但西水头村的焰火却一代代地延传下来,并且远近闻名。至今仍保存有四个铁铸的焰火桶。两大两小。小焰火桶铸造于咸丰三年,上铸有“咸丰三年,巳月吉日”八个大字,大焰火桶上铸明了基本情况:铸造于民国二年十一月吉日,重二十四斤。
 

焰火据传起源于一个叫李泰的制炮能手。官府严令他创新花样,在元宵节要进京向皇帝献礼。李泰受命以后寝食难安,束手无策。一日,他路过铁匠铺,见铁匠锤下溅射的火星 ,有长有短,有红有白,李泰顿有所悟,他当即扫了一些铁屑,回家后掺以火药一起搅拌,再以黑硝作动力,装于底部导火线处,结果造出了神奇的焰火。燃放时不但能发出颜色各异的火花,而且能变幻出形态各异的景物。看得皇帝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连连称赞。
 

聪明的西水头村民秉承传统的焰火制作技艺,推陈出新,先后制出大叶兰花、大叶菊花、连升三级等花样。每年元宵佳节,村民总会欢聚一处燃放焰火,五颜六色的焰火随着人们的欢歌笑语一同腾空而起,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西水头焰火一定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奇和欢乐。

 

不同年代的焰火桶

 

“咸丰三年,巳月吉日”

 

保存焰火桶的老人爱不释手。

 


村民演示装火药的过程。

更新:2008-08-28 18:36:5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