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奇怪,西水头村怎会有宫灯?

作者:建赞飞 建卫强 来源:灵宝一高 点击:6354

明清时期,灵宝市西水头村文风盛行,时称“文风村”。尤其是在清朝时,村中惊现各种牌匾,屏风,宫灯等珍品。相传嘉庆时期,有华山道人苏少荃,邀周边省份文人雅士,相聚于村中作诗作画达三年之久,留有大量的文墨书画。宫灯屏风上的诗文画作,据说大多为苏少荃真迹。此外还有很多牌匾。据老人回忆,屏风原有七付,制作精美,远近闻名。可惜绝大部分于土改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牌匾也随迁建被毁。而宫灯因由民间妥善保管才得以流传。关于宫灯来历,据老人相传是当年靖难之役时先祖从皇宫带来,另有传说是建红仕从扬州观灯后带回。因年代久远,现已无法考证。但从现存宫灯的制作工艺和样式风格来看,宫灯历史悠久,有明清时宫灯之神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已成为我村的一绝。
 

宫灯呈六角形,每付有六幅图案,用料精良,制作考究,典雅美观,形神兼备。东村宫灯图案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西村则以花鸟虫鱼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二十四孝人物宫灯,所绘人物形态各异,表情丰富,逼真传神,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有的宫灯图案上还配有诗文题词,落款,行文龙飞凤舞,颇有颜柳风骨。
 

几百年来,每逢元宵佳节,村中必举行盛大的灯展。慕名前来的观灯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但由于年代久远,保管困难,宫灯已由鼎盛时期的成百付,锐减至现存的四十余付,保护宫灯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作为西水头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宫灯曾拥有的辉煌已随历史黯淡,适逢盛世,宫灯又重放异彩,成为我村的一大亮点,永放光芒。
 

81岁的老人在安装宫灯。据说,这位老人收藏了30多对宫灯,全村这样的宫灯要有200多对。

 

安装好的宫灯十分气派,。

 

人物栩栩如生。

 

老人在讲宫灯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进入了西水头村,发现了装在大木箱里的宫灯,用刺刀别开了木箱,但是,没有损坏宫灯。至今,木箱上还有日本鬼子用刺刀别木箱的痕迹。

 

宫灯部件的结合部位标注编码,便于组装。

 

老人的孙女在描绘宫灯上的图画。

更新:2008-08-28 18:29:2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