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家南北院墓志碑说明了什么?
南北院墓志碑是南北院先民,在清朝嘉庆年间给其十世祖建民乐立的墓志碑,明确记载建姓家祖立村的时间和建姓后裔繁衍分支情况。墓志碑堪称我村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墓志碑像一位久经沙场,斗志昂扬的勇士,现仍巍然矗立于村北地里。碑座近半米高,碑身高约2.2米,碑顶高约1.2米,整座石碑都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制作考究,气势不凡。远观墓碑,如巨人昂首挺立于野外,神采飞扬:走近细观,愈感其巨大的精神魅力,令人为之倾倒。
墓志碑修建于嘉庆二十一年(1817年)六月二十日,正文开宗明义,“我建氏肇居于此土也,已数百年矣。”村中老人传说当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逃难于西水头,隐去皇姓,改姓建氏,这与墓志碑所说的“已数百年”,在时间上相吻合,成为研究建氏起源的宝贵文物。碑文主要记载了十世祖建民乐的基本情况,其字西田,生子二人,长子奇魁,次子奇瑞,即“南北院之所自也”。碑文还强调了立碑的重大意义:“恐后世远代更子孙繁衍迷其世代,故特立碑以志不朽云。”
岁月的风雨虽侵蚀了墓志碑上的碑文,但其所拥有的神韵历久弥香,成为建姓居民心中的“神碑”。每逢清明祭祖之时,分居各地的建氏后代聚于碑前,共同祭拜祖先,场面壮观。欣逢盛世,墓志碑又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大放异彩。
矗立在田间的西水头村建家南北院墓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