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表演源何时?
灵宝市西水头村的锣鼓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以其庞大的阵容,恢弘的气势,高超的技艺而远近闻名。
至于锣鼓表演起源于何时,因年代久远,现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锣鼓表演是先祖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庆典时,为增添节日喜庆气氛而举行的。据老人回忆,早在民国时期,每逢初一十五等节日,在村中老爷庙前,锣鼓表演,盛况空前。各表演队齐聚庙前广场,举办擂台大赛,其中大寨子锣鼓最有名气。随着社会的进步,锣鼓表演这一民间瑰宝也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光芒四射。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锣鼓表演随之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全村掀起了锣鼓表演的高潮,各组村民踊跃捐款,集资购置了成十套的锣、鼓、钹等表演设备,一些爱好锣鼓表演的村民主动向民间老艺人拜师求学,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涌现出一大批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10 组建景环先生还特意搜集整理了十几种不同打法,编制乐谱,勤于推广,为锣鼓表演这一民间艺术代代相传作出了突出贡献,堪为表率。
每逢春节佳期,全村锣鼓齐鸣,震天动地,鼓声排云而上,直冲九霄。村民也纷纷走出家门,聚在鼓前,聆听着灵活多变的鼓声,欣赏着生龙活虎的表演,感受着强劲有力的震撼,陶醉其中,乐而忘返。
欣逢盛世,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锣鼓表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大放异彩,技术不断更新,规模日益壮大,场面蔚为壮观,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发展演变成我村文化的又一大亮点。西水头锣鼓表演团多次赴灵宝市参加大型庆典活动,博得好评,饮誉弘农。
流传至今的西水头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