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辈莫忘革命英烈
在民主革命和抗美援朝时期,灵宝市西水头村成长出三位为国捐躯的烈士。为纪念先烈,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简介如下:
一、农会主席建东海
建东海,生于1911年,住大寨子东沟.青少年时期性格坚毅,敢作敢为,见多识广,曾在外接触过先进思想。1946年返乡。1947年9月,灵宝第一次解放,建东海出任西水头村农会主席,领导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运动。1947年10月,陈谢大军东移,转向平汉线作战,地方武装顽固势力就暗中串通反共倒算,掀起残害工作队和进步干部群众的逆流。建东海在祠堂被残忍地杀害。解放后建东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英名被铭刻在阳店镇下硙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每逢清明节都会受到人们的祭奠。
二、志愿军战士建苟营
建苟营,生于1928年5月,住大寨子大巷子。其机灵敏捷,身手不凡。1950年美帝悍然出兵侵犯朝鲜,中央向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灵宝人民积极响应,于1950年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群众运动,很快掀起了报名参军赴朝作战的高潮。建苟营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1953年6月,在朝鲜金边的攻坚战中,所在连队向敌军阵地发起攻击,他第一个冲上山头,跃入敌军战壕,与敌展开殊死搏斗,浴血奋战,英勇牺牲。其英魂留芳于异国他乡。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英烈壮举受到家乡人民的高度赞扬。其父母均享受烈属待遇直至去世。
三、解放军战士建印东
建印东,生于1928年,住大寨子南半片。早年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其博闻强识,聪敏好学,多才多艺。1945年在村中学堂任教,工作勤奋努力,德高身正,深受学生好评。
解放后,翻身农民当家作主,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正在学堂任教的建印东,于1950年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部队后,因其文化水平较高,是当时部队急需的人才,被上级领导分派到文工团负责文艺宣传工作。在部队这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他废寝忘食,积极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凭借扎实深厚的文化功底,编演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文艺宣传工作,收到良好效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1953年因病去世,终年25岁。噩耗传来,举村悲恸。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事迹被广为传颂,英名永垂。
作者(左一:建卫强)走访村民了解英烈的事迹。
作者(左一:建赞飞)走访村民了解英烈的事迹。
英烈后代讲述英烈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