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女儿认错
去年,为了让上初一的女儿取得好成绩,我为她买了好几门功课的《三点一测》,让她“加餐”。可女儿不领情,嫌负担重。一学期很快过去了,她的《三点一测》基本没做。我大发雷霆,女儿很害怕,经常躲着我。她看我时,那惊恐的眼神让我心痛,让我心寒。
一天, 我看到《陶行知喂鸡》一文,里面写道:在武汉大学一次演讲会上,陶行知先生夹着一个大皮包走上讲台,未曾开口,就从皮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下面的听众一下子愣了,可陶先生却从容不迫地喂起鸡来。他掏出一把米,先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他又掰开鸡嘴,把米粒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他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一会儿,那大公鸡便从容地低头吃起来。看着陶先生喂鸡,听众先是大惑不解,后经陶先生妙语讲解,才豁然开朗。原来,陶先生是借鸡作喻,缘鸡说理的。陶先生说:“我认为,教育跟喂鸡一样……”
是的,教育跟喂鸡一样。鸡开头为什么挣扎着不肯吃呢?不难看出,喂鸡采取硬逼硬塞的方法,使鸡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教育孩子也是如此,逼孩子“加餐”用功,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与你沟通。相反,给孩子松绑,减轻负担,培养其主动精神,想方设法使孩子愿学、乐学、会学,孩子就会乐意与你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很后悔自己的粗暴做法,主动向女儿认错。女儿重新有了笑容,并且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孟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