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的翠竹
我的家乡有四季常青的翠竹,它们把家乡装扮得更加美丽。
春天来了,微风轻轻地吹过,竹子舒展着枝叶,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翠竹沐浴在春雨中,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赞美着春天,感谢着春天。
清明过后,地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这些裂缝不知在什么时候渐渐地扩大了,于是冒出了一个个像小尖塔的竹笋子,而且戴着一顶有黄穗的小帽子,它们就是竹子的后代——笋。笋,在春天温暖的怀抱里,迅速地往上长,听我爸说,一个下雨的夜晚,笋能长高一尺多呢!那细细长长的笋,长大以后就是青皮竹子。这些笋的外面都包着一层笋壳,笋壳上面长满了细细的绒毛。剥开笋壳就可以看见那嫩白的肉。笋可以做菜,味道鲜美,叫人越吃越爱吃。
笋越长越高,尖尖的小脑袋像一把把锤子,像是要把蓝天顶破似的。笋长大了,变成枝叶青翠的竹子。长成的竹子可以做笛子;还可以做筷子、编竹蓝,大的可以做成房料,心灵手巧的人还可以编工艺品。
我喜欢家乡的竹林,这里一株株高耸挺拔、顶天立地,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征着中国人正直、质朴的品质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爱家乡的翠竹,更爱那像翠竹一样正直、质朴的中国人。
指导老师:尹庄镇大中原小学陈红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