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印章
那年,青春的年龄,青春的九月,我走进近了人生的第一个驿站——乡小。
身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守望着一方翠绿的“责任田”,渴望青春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我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对于课文中必背的段和篇,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组长接受组长的检查,组长接受我的检查,达标者必须由我在课本的空白处用橡皮刻制的印章盖上个鲜红的“背”字才算过关。
一次,长着白白净净的瓜子脸,见人就羞得低头的小芳来背课文,我知道一向习用功的她一定能背过,便顺手先盖了章才让她背,她似乎楞了一下,乌黑发亮的眼睛正视着我,脸上闪着愉悦的光芒,薄薄的嘴唇因为忍住笑而紧闭着。这一次,她一改过去低头“念经”的习惯,不仅背得流利,还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第二天,我批阅小芳的日记,其中一句加了双感叹号的话是:“老师,你相信我会背课文,谢谢你|。”我心头一怔,是啊,这八名组长明明都会背课文,却还要在不信任的气氛中刻板地按程序背课文,我随意在小芳的课本上盖的印章,无疑给她幼小的心灵打上了尊重和信任的烙印,而这种尊重和信任,是孩子最渴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也正是初为人师的我希望从孩子那里得到的,就在那一刻,我认识到了自己应该怎么做和做什么。
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面对四十多双纯真的眼睛,那枚象征教师权威的橡皮印章在学生的掌声中扔掉了,我觉得橡皮印章只是个道具,而尊重与信任却应该时刻体现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