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笑容
六(二)班的王鹤同学,以前是一个让各科老师头痛家长操心的学生。上课动性大,不专心听讲,还影响别人学习。作业也不按时交,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他思维灵活,表达能力强。于是我借一次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使他变了样。
在一次镇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即将开始前,学校决定从六年级学生中选一名解说员。我让同学们自己报名,有许多同学都报名参加,其中大多数都是学习成绩好、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我在报名的同学中忽然看到王鹤的名字,我想让他试一试吧,或许能借此机会使他变个样呢。于是,我在班里宣布了“科技创新活动”的解说员由王鹤来担任。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一片唏嘘声,几乎没有一个同学支持他。我看到他的头低得很低,脸红红的。我走到他跟前说:“王鹤,你一定行,老师相信你。”
随后,我利用放学的时间给他指导,他每次都练习得十分认真。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遇见她的妈妈,她说:“鹤鹤每天放学回家,都在家里练习演讲,还总让我和他爸给他当评委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技创新活动”结束了,王鹤被评为“优秀解说员”。这是令我和老师们没有想到的。第二天活动课,我拿着几件学校获奖的参赛作品来到教室。同学们都伸长脖子往前看,议论着讲桌上的作品。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想了解这些作品的原理和功能吗?”同学们都说:“想!”我走下讲台来到
王鹤的桌子前对他说:“王鹤你愿意再为大家解说一次吗?让大家领略一下“优秀解说员”的风采!”他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面带笑容,站起来走上讲台。
他拿着作品一件一件地介绍着它们的原理和功能,并不断地给同学们演示着。同学们都睁大眼睛,伸长脖子,完全被他那清晰、流利地解说吸引住了。教室里掌声四起,同学们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并且都说:“王鹤真棒!”这时,我发现王鹤红着脸,眼睛里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激动,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此,王鹤像变了一个人,平时很听我的话,上课也能专心听讲。我平时也有意把较容易的问题让他回答,几乎每次都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渐渐地他对学习有了兴趣,作业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慢慢地进步了,老师和同学们也逐渐喜欢他了。
苏霍姆斯基说:“要想看到最美的生命的花朵,就不能忽视那些深植在土壤中的细小根须,没有这些根须,生命就会凋谢。”这件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能唤醒一名潜能生对知识的渴望,让他重新拥有自信、自强、自爱,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我们应该“善待学生,善待差异。”用更多的爱心去关注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不同的尺度去评价每个孩子在自己起点上的进步,让他们拥有自信,拥有更多的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