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暖,一次学习一生情
——栗盘小学参加2025年秋期市语文年会有感
文/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一、秋雨·奔赴:一场关于成长的诗意邀约
2025年9月26日的清晨,天空飘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为广袤的豫南大地平添了几分清凉与静谧。这雨,没有阻挡前行者的脚步,反而像一场庄严的洗礼,涤荡着我们奔赴知识殿堂的尘心。从我们社旗县李店镇的乡间小路出发,汇入通往南阳的主干道,我看到,一辆辆载满教育者的车辆,正从全市十八个县市区星驰而来。车窗上的雨刮器规律地摆动,如同我们急切而整齐的心跳——那是对专业成长的渴望,是对教育智慧的求索。
目的地,南阳王府饭店。一下车,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这不是天气的炎热,而是学习热情汇聚成的暖流。人民会堂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工作人员还在不断地在过道间、在会场后排添加座椅,那一个个临时增加的座位,像一个个动人的音符,谱写了一曲“学无止境”的赞歌。看着身边同仁们专注的神情,翻阅笔记的沙沙声,我仿佛看到,无数颗教育的火种,正在这里聚集,即将迸发出照亮未来的光芒。
二、盛宴·点亮:郭燕华老师与“五项能力”的智慧启迪
当南阳市实验学校的郭燕华老师站上讲台,整个会堂瞬间安静下来。她带来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五项必备能力》专题报告,犹如一部精心编排的教育史诗,又似一把精准解锁困境的钥匙,为我们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这些扎根乡村的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往专业殿堂的大门。
报告伊始,郭老师没有用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一桩桩真实鲜活的案例,将班主任工作的“三大困境”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事务繁杂的“泥潭”、经验流失的“孤岛”、创新不足的“冻土”。这何尝不是我们栗盘小学、我们乡村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我们常常陷于各种琐碎事务,疲于应付,却少有时间和精力去静心规划、系统总结。郭老师的剖析,精准而深刻,让我们在倍感“被理解”的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改变的决心。
紧接着,报告进入了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五项必备能力”。这五项能力,仿佛五根坚实的支柱,共同撑起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宏伟大厦。
写作表达力,郭老师称之为“专业素养的外显”。她告诉我们,无论是给孩子写一句暖心的评语,还是记录一个动人的育人故事,都是在进行专业的沉淀。这让我反思,我们乡村学校有着最丰富的教育素材——田野里的故事、留守儿童的笑与泪,不正是最鲜活的“教育叙事”吗?
班级建设力,她将其拆解为目标、文化、制度、队伍、课程五个层层递进的层级。这为我们构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施工蓝图”。我想到,我们的班级文化,是否可以更深入地融入乡土元素,让孩子们爱家乡、懂感恩?
活动策划力,郭老师强调其核心是实现育人目标。她从主题班会到综合实践活动,细致入微地讲解了如何让活动“活”起来、“动”起来。这为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教育可能,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沟通协调力,这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她提出的“三维沟通法”和“三大协调策略”,宛如一座座桥梁,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连接学生、家长与社会,尤其对于我们乡村学校,家校共育更显重要。
形象塑造力,这是最触动我心弦的一项。郭老师说,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教育。她鼓励我们贴近学生,学习才艺,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这让我们明白,教师的成长,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滋养另一个生命的成长。
三个半小时的报告,郭老师始终激情饱满,言语间充满了对教育的无限热忱与对学生的深沉爱意。她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像一根金线般贯穿始终,让我们深刻领悟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不是塑造,而是唤醒。这场报告,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滋养。
三、感恩·铭记:致敬幕后每一份辛勤的付出
每一场圆满的盛会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全体师生,致以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您,郭燕华老师! 是您,用三个半小时的倾囊相授,为我们拨开了专业发展的迷雾。您带来的不仅是前沿的理念、实用的方法,更是一份对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您的报告,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这些在乡村教育路上探索的行人,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感谢您,南阳市语文年会! 是你们的高瞻远瞩与精心设计,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宝贵的学习平台。从会议主题的精准把握,到会议流程的周密安排,无不体现着组织者的专业与用心。这是一个汇聚智慧、共享成果的舞台,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更广阔的教育风景。
感谢您,社旗县语文学会! 是你们的积极组织与贴心服务,让我们栗盘小学这样一所乡村小学的教师,能够顺利参与到这场市级学术盛会中。康方主任的带队与协调,确保了我们的学习之旅高效而充实。你们是连接我们与更广阔天地的桥梁。
感谢您,南阳王府饭店! 你们提供的宽敞明亮的会场、周到细致的服务,是这次盛会得以顺利进行的坚实保障。从会场的桌椅摆放、设备的调试,到工作人员的微笑指引,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舒适。这场教育的盛宴,也因你们的辛勤付出而更加圆满。
四、回归·深耕:让智慧的种子在乡土间生根发芽
学习归来,秋意已浓,但我们的内心却如火般炽热。回到熟悉的校园,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力量。
我们已经行动起来!在栗盘小学近期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郭燕华老师的“五项能力”成了我们热议的关键词。我们开始尝试用“育人故事”记录与孩子相处的点滴感动;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试图让它更具“乡土气息”和“家园温度”;我们正在策划一系列与农耕文化、自然观察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教育在田野间自然发生。
我们深知,乡村教育或许条件有限,但我们的爱与智慧无限。这次年会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信念: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一位专业、有爱、不断成长的班主任,就是孩子人生路上最温暖的“灵魂灯塔”。
一场秋雨,润物无声;一次学习,受益终生。再次向所有为本次年会辛勤付出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道一声感谢!我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深耕于社旗这片教育热土,用专业与热爱,点亮每一个乡村孩子的未来,让教育之花在田野上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