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伊川·宋时风

作者:闲翁茶语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5

微风拂面,细雨蒙蒙,空气中仍带有一丝的暑气,正是一个暑去秋来的季节。早上八点,开车前往洛阳市的伊川县,拜谒宋朝时期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
首先凭吊瞻仰的是范仲淹,现在叫“范园”,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范园”在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1.5公里处,村民多为范姓,地处偏僻,环境幽静。范仲淹墓园坐北朝南,背靠绵绵万安山,潺潺的曲水河在前宛如玉带,西望龙门山色,东眺嵩岳少林,是藏风聚气的好地方。常言道:大山勾了头,不出宰相也封侯!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后来还真当上了宰相。
万安山下的这片土地可谓风水宝地,在相隔三、四百米,南北二、三百米的区域中葬着姚崇(唐相)、裴遵庆(唐相)、范仲淹、范纯仁四位(宰相,范仲淹为副宰相级别)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感曰有三,一是少时苦读;二是至亲至孝;三是清廉正直。人生如其所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二站,我们便去拜谒了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家程颢程颐。
“二程林”位于伊川县城西 2 公里处的荆山脚下。
程颢、程颐并称“二程”,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 1106 年),程珦与程颢、程颐父子三人同时葬于伊川,其子孙相继葬此,形成了这片墓园。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若要列个名单,细数古代赫赫有名的龙兄虎弟,程颢、程颐这两兄弟必然榜上有名。他俩没有上过战场,却在思想的领域里纵横捭阖、开疆拓土,继承发展了孔孟儒学,一同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传播者,以思想的光芒开启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千年。
 “天下之治,治家为先,家正则天下治。”近千年过去了,程颐当年写下的训语依然散发着思想的光芒,烛照人心。
第三站,我们到了“二程” 讲学的“鸣皋书院”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鸣皋镇得名于《诗经·小雅·鹤鸣》中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因境内九皋山和伊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而得名,古老而优雅。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程颐退居洛阳,“二程”的好友文彦博便将鸣皋镇的庄园赠给程颐,程颐在此基础上建立鸣皋书院,元朝时改名为伊川书院。此后20年间,程颐长期在此讲学,其思想体系和著述传道活动大多在此间完成。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地。二程所传之道,即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洛学”,对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具有开创之功。
鸣皋书院的地方不大,一间北屋,两处厢房,院内有一颗近千年的古柏,仿佛还在聆听着先生的教诲。是啊,二程的一生,上承孔孟,下传朱熹,知行完备,才德全尽,被誉为至善至美之人。
第四站,我们又到了二程故里程村。程颐晚年迁居到离鸣皋书院南仅十余公里的嵩县田湖镇程村,成为程颐的居住地和讲学场所。程颐在此居住期间,继续传播理学思想,培养了众多学生,对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纪念二程,后人在他们居住过的地方建立祠堂、石坊等纪念性建筑。明景泰六年(1455 年),皇帝下诏将程村命名为“二程故里”,并在村东半公里处建造石牌坊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二程故里”。自程颐迁居嵩县程村之后,二程的子孙长期在此安家落户,世居于此。这也成为将程村命名为“二程故里”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程故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建筑、祭祀等形式传承二程文化。两程祠内敬奉着程颢、程颐的塑像,通过定期的祭祀活动和文化展览,让后人缅怀二程的功绩,传承理学精神。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象数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邵雍及其父亲邵古的4“邵园”,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邵园”北依紫荆山,面向九皋峰,伊水绕其东,海山抱其右,周围群峰拱围,草木茂盛,境域偏僻静谧,是邵雍和程颐一起用五音择地法为其父母选择的茔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
邵雍(1011年-1077年),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称为北宋“道学五子”,是北宋新儒学——理学的开创者之一,还是著名诗人,精通易理,悟道伏羲八卦。他晚年定居洛阳“安乐窝”,卒后附葬于伊川紫荆山下的先茔。
香港著名企业家 邵逸夫是邵雍的第33代后人。
一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踏足范园,感受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浩然担当;漫步二程林,聆听理学先声在林叶间回荡;探访鸣皋书院,触摸“洛学”思想在岁月中沉淀的厚度;走进二程故里,体悟那跨越时空的文脉传承;拜谒邵园,沉浸于易理哲思的深邃幽远。这一日,仿若搭乘时光之舟,于贤哲遗风与理学真谛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收获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

                        闲翁茶语
                             2025.9.12号

更新:2025-09-14 06:40:5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