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橘子洲,品味诗词悦心头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还有人说,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我觉得二者皆有道理,因为今年夏天的长沙橘子洲一游,使我感觉如同在一首壮美的诗词里遨游一般,读和行在这里和谐交融一起,俨然交织成了欢快而美妙的节奏,一直响彻在我的心头。
长沙城里走一走,首当其冲橘子洲。8月中旬,长沙犹如火炉一般,炽热的天气考验着人们,38度左右的热天犹如发烧一样,高温一直居高不下。对一个从北方初次踏上三湘大地的人来说,天气的炎热,还有水土的不服,连连袭来,就像一个奔走在沙漠上的行者,行走了若干时间以后,又置身到了另一个炎热之地一样,火辣辣的热,挥汗如雨的热,成为我踏上此地的第一感觉,直到我想到了那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长沙》,直到我用心灵和脚步徜徉在湘江畔的橘子洲,我才恍然踱入一个通往美妙的盛景里,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正融化在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里。
伏天里,天上白云悠悠,湘江静静奔流。我沿着湘江一路前行,试图在波澜不惊的江水里寻觅到100年前倒映水中的那些身影,那些曾经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用“激扬文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望江亭上,我在寻觅那个伟大的身影留下的踪迹,感悟着那个出类拔萃的热血青年在此所思所虑。“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如果你没有用自己的脚来丈量橘子洲的长度,如果你没有用自己的心去聆听湘江水拍岸的响声,那么你就不会真正走进这首气势磅礴的诗词中去,那么,“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意象,就不会呈现在你的脑海里。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在橘子洲头,一尊伟人的头像正深情地望着滚滚流去的湘江,正深情地注视着众多前来观瞻的人群。正是中午时分,雕塑广场前,人头攒动,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各色的遮阳伞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海洋。人们怀着无比敬仰之情来到这里,寻觅着伟人昔日的足迹,欣赏着湘江两岸的美丽景色。湘江,又名湘水,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南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天,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之下,可以告慰伟人的是,我们今天已经在圆梦中华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一路高歌猛进地大步向前,正如伟人在诗句中所写的那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作者简介】刘建民,三门峡市三中教师,市作协会员、市直作协会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在省、市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上百篇散文、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