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苔痕深处有春风 ——记我的良师益姐马东红

作者: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70

苔痕深处有春风

——记我的良师益姐马东红

清晨的栗盘小学还笼在薄雾里,檐下残雨未歇。我正低头穿过湿漉漉的庭院,忽见传达室窗台上静静搁着几册书,封面尚沾着晶莹水珠。不必问,定是东红姐来过——她昨夜在青台中心小学值完班,今晨又冒雨来栗盘小学监考,照例不忘给我捎来新觅得的教育札记。扉页上她亲题的隶书小字:“先钦弟惠存。教海无涯,共勉之。”墨痕清润如她眉眼。这已是她退休返聘的第五个年头,身影却仍如春风般准时拂过每一处需要她的角落。

初识的记忆早已模糊了年份轮廓,只记得那是在某个溽热的暑期教师培训会上。当众人被蝉鸣搅得昏沉时,一位清瘦的女教师却始终脊背挺直,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游走,如同春蚕食叶。她便是马东红。彼时她尚在冢坡学校任教导主任,却毫无架子,课后常被青年教师围住请教。我挤上前问一个作文教学的困惑,她眼睛倏然亮起,当即从布包里掏出磨旧的教案本:“正巧我有些粗浅探索,咱们试试看?”那本密密麻麻缀满批注的教案,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自此,一条由教案本铺成的小径,悄然将我们引向亦师亦友的漫长同行。

东红姐的课堂有种奇异的魔力。她教低年级时,一支粉笔能在黑板上开出花来。教《春风吹》,她真领着娃娃们去田埂上追风,看蒲公英的小伞如何乘风远行。待教高年级朱自清的《匆匆》,她又变作哲人,让学生蘸着晨露在窗玻璃上写“光阴”,看水痕如何在阳光下倏忽消逝。最难忘那年她任我儿子的六年级班主任,小子顽劣如脱缰野马。东红姐不急不恼,只将一本《草房子》塞进他书包。数月后,我竟发现那小子在灯下抄写桑桑的故事,字迹歪扭却认真——原来她早看透少年心性,以书香为缰,悄悄驯服了野马。董超校长的公子亦曾在她班中,多年后谈及恩师,仍记得她批作文时总在精彩句旁画个小太阳:“她说那是思想在发光。”

她的讲台生涯恰似一幅双面绣:一面是三十七年深耕细作的勤勉,一面是静水深流的治学智慧。在冢坡寄宿学校的深夜,总见她窗前孤灯长明。孩子们睡了,她方摊开作业本,朱批如红雨落满纸页。升任青台中心校教导主任后,她肩头担子愈重,却仍坚守一线课堂。退休那年,众人以为她该去西安含饴弄孙,她却笑着摆摆手:“低年级娃娃正学握笔呢,我还能带几程。”返聘五年,她日日最早到校,立在晨光熹微的校门口,笑盈盈迎接每一个蹦跳而来的小身影。三十七年,她竟从未迟到早退过一次,这近乎严苛的自律,恰似她最爱的隶书——横平竖直,方正不移。

更难得是她胸中那团不熄的薪火。青台中心校的青年教师都记得马主任的“三件宝”:一听苦荞茶,一罐陈皮糖,一摞包了书皮的教学笔记。谁备课遇了坎,她便递上热茶,摊开笔记娓娓道来。她主持市级课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获了奖,却将证书锁进抽屉,反把油印的成果集塞给每位语文教师:“庄稼人收成好,种子该撒得更远些。”2016年她被评为南阳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发言只一句:“苔花也学牡丹开,咱们乡村教师,本就是一朵朵倔强的苔花。”

我们共有的笔墨情缘,织就了另一重温暖图景。这份情谊,在2021年那个火红的五月,结出了格外丰硕的果实。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校计划举办第一届通用格硬笔书写比赛。活动如何开展?方案如何拟定?我心有忐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请教东红姐。她不厌其烦,悉心指导我构思、修改方案。上报青台中心校后,张青旺校长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议将活动升级为中心校层面,让所有兄弟学校的师生都来到我们这个地处三乡接壤的偏僻村小!惊喜之余,重任在肩。我又与东红姐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终于,在2021年5月20日那个意义非凡的下午,活动圆满举行。东红姐亲临现场,不顾天气炎热,像操办自家事一般,忙前忙后,不辞劳苦。那份真诚与热忱,令人动容。自此,每年五月槐香浮动之时,栗盘小学的书写比赛便成为一场约定。东红姐总会如约而至,风雨无阻,亲临现场指导点评。这份坚守,这份情谊,早已融入校园的墨香之中,成为激励师生们不断前行的无声力量。这份对书写教育的执着,也源于我们共同的学习与求索。戊戌年深秋,我驱车带上爱人,东红姐与她的挚友梅英姐,大冯营中心校的刘士普主任同赴郸城习字。在郸城二小,我们聆听了通用格发明人黄鹏教授组织的书法交流,王桂全校长的报告字字珠玑。车厢里墨香浮动,东红姐展开一卷《曹全碑》临本轻声讲解:“隶书要如教书,横竖皆守规矩,转折见性情。”在方城赵河三小观摩王校长的书法课时,她蹲在孩子身旁把腕导笔,恍若当年教导我们备课的模样。归来途中忽降大雨,车陷泥泛。众人焦灼时,她竟摸出纸笔,就着车灯摹写雨打车窗的水痕:“快看!天然的行草线条!”满车粲然——她总能在困顿处点亮诗意烛火,在凡俗中窥见教育的美。

这位总在监考间隙给我塞书的阿姐,亦以同样细密的心思织就着青台教育的经纬。某次我正为校园文化墙设计犯愁,她冒雪送来一卷手绘草图:以“苔痕上阶绿”为主题,用隶书将学生习作刻于竹简造型的展板。后来那面墙成了栗盘小学最生动的风景,常有孩童踮脚抚摸自己的“竹简”,眼神晶亮如获至宝。她甚至记得我爱人颈椎不适,特意托人从西安捎回草药枕头。点点滴滴,俱化作岁月年轮里温润的琥珀。

闪哥与她的故事,则是杏坛另一段佳话。这位沉默的大哥,永远在东红姐伏案时默默续上热茶,在她上班时提前检修车况。他们的独子承袭了这份静气,从名牌大学毕业后扎根西安科研领域。儿子接她去颐养天年,她却总惦念教室里的娃娃:“再教完这个春天。”闪哥便陪她留在老屋,在满架书卷与学生的欢闹声里,守着他们的暮春与黎明。

今夏再访青台中心校,校园里那几株老槐树亭亭如盖,浓密的枝叶筛下满地跳跃的光斑。东红姐正领着一群年轻实习教师围坐在槐荫下,手捧书卷,低声交流着教学心得。微风拂过,她鬓边的银丝在阳光下微微闪动,映着青衫素净,笑语温煦如初阳。这槐树,是她初到青台时便伫立于此的见证者。三十七载寒来暑往,当年纤细的新苗早已根深干壮,亭亭如盖,每到初夏,便捧出满树洁白芬芳的槐花,香飘十里。

而东红姐自己,正是这样一株深深扎根于青台教育沃土的参天古槐。她以谦卑的姿态俯向大地,汲取着乡土的质朴与坚韧;她以深广的根系滋养着后学,传递着知识的琼浆与为人的方正;她以如盖的浓荫,为一代代师生遮蔽风雨,撑起一片可以仰望星空、安心成长的澄澈天空。她的品格,如槐花般清芬,不争春色,却馨香远播;她的德行,如槐干般厚重,不慕繁华,却荫庇一方。当落花成泥,滋养新苗,那融入泥土的芬芳,便是师者精神最绵长、最深沉的回响——在岁月深处,在苔痕之上,永恒地吹拂着那温暖如初、催发生机的春风。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2025年8月18日

更新:2025-08-19 05:36:0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