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根植乡土,情暖人间

作者: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69

根植乡土,情暖人间

——致敬我生命中的灯塔  张磊大哥

( 于父亲节感怀)

又是一年父亲节,空气中弥漫着感恩与思念的气息。在社旗县兴隆镇塔前教育大院温暖的氛围里,看着一张张为教育奉献青春的面孔,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飘向那位虽无血缘却情同手足、如父如兄的老大哥——张磊。如果说上次笔墨流淌间描绘的张明哥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那么张磊哥,便是那盏始终照亮前路、温暖心房的明灯,他的光芒,早已融入我人生的经纬,成为不可或缺的底色。

缘起师范:泥土芬芳里的手足情与生命守护

时光回溯到青葱的师范岁月。来自社旗县唐庄乡的张磊哥和我,两个农民的儿子,带着泥土的质朴和对未来的憧憬,相遇在南阳市第一师范的校园。那时的我们,家境清贫,却心性纯良。记忆中最深刻的,不仅是课堂上的琅琅书声,更是同学间那份毫无保留的走动与如同手足的关怀。尤其是我这个年纪小、初离家门的新生,思乡之情时常萦绕心头。是磊哥,像一位细心的兄长,察觉了我的落寞。他常常在下课后,拉着我去七一游园散步,或是一起到白河边玩耍。潺潺的流水旁,他陪我谈天说地,用质朴的话语驱散我心中的阴霾,那份温暖如同家乡的春风,抚慰了游子的心。

然而,更让我刻骨铭心、一生感恩的,是那份在患难中显现的、沉甸甸的兄弟情义。那是1993年的秋天,我突染疾病。在那个交通不便、通讯闭塞的年代,是张磊哥,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一个人,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毅然决定将我送回青台老家医治。70里的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尘土飞扬。 他载着病痛中的我,奋力蹬行。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崎岖的道路考验着他的体力与意志。他沉默的背影,在颠簸的土路上显得异常高大。那一路的艰辛,非亲历者难以想象。正是他这份不顾疲惫、争分夺秒的护送,为我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让我的病情得以迅速好转。这份救命之恩,这份在艰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早已超越了同窗之谊,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对他敬重与感恩的永恒源泉。磊哥身上,天然带着长兄的沉稳与担当。他话不多,却总在细微处关照我这个“小兄弟”。一个窝头的分享,一句贴心的叮咛,一次学业上的解惑,都如春风化雨,润泽着远离家乡的游子心田。正是在那物质相对匮乏、精神却异常丰盈的年代,我们这群师范生,用最真挚的情谊,浇筑了此生不渝的兄弟情。这份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得愈发醇厚、坚韧。

扎根讲台:三代薪火映初心

毕业的骊歌响起,我们各自奔赴人生的战场。张磊哥来到了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从此,他的根便深深地扎在了这片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从青涩的中学教师,到沉稳的小学校长,他的足迹踏遍了乡镇的校园,他的声音回响在无数乡村孩子的耳畔。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甘当人梯。这份坚守,并非孤立的壮举。他的岳父,一位令人尊敬的教育前辈;他的爱人,同样在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更令人感佩的是,张磊哥不仅自己坚守,更以榜样的力量,春风化雨般影响着身边的亲人。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他的弟弟、妹妹也毅然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乡村教育战线上默默无闻却无比重要的力量。一门三代,薪火相传,将“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化作血脉里的传承,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在广袤的乡村大地。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一种对“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最生动的诠释?

情义如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如果说讲台上的磊哥是严谨的师者,那么生活中的他,则是一位顶天立地、情深义重的兄长。几十年的时光流转,我们各自在岗位上忙碌,平日里或许只是电话里的一声问候,几句家常。然而,这份看似平淡的联系,却从未因时空的阻隔而中断,反而如同陈年的老酒,愈久弥香。它早已成为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一种融入生命的习惯。

家中但凡有大事发生,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重要的家庭决策,磊哥必定是第一时间知晓,并且必定亲力亲为,鼎力相助的人。他就像家族中沉稳的主心骨,有他在,心就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师范同学的情谊。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一次次珍贵的同学聚会,磊哥和张明哥这两位老大哥,总是默默承担起策划、组织的重任。从场地选择、流程安排,到人员联络、细节落实,他们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力求完美。尤为可贵的是,每一次大型聚会活动,磊哥和张明哥都心系师恩,必定精心安排时间,带领我们一同去看望我们敬爱的班主任张举平老师、陈凤彩老师,还有冯金顺老师。 这份尊师重道的情怀,这份对引路人的深切感恩,是他们人格光辉的又一明证。每一次聚会的圆满成功,都凝结着他们无私的付出和对同窗情谊、师生情谊的无比珍视。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这份对纯粹情谊的守护与经营,显得弥足珍贵。

而磊哥对我的情义,更是深如海,重如山。回溯我人生的重要节点,处处都有他坚实的身影和温暖的双手。我自己结婚时,他跑前跑后,忙里忙外,那份细致周到,仿佛操办自家喜事;我的孩子结婚,时值寒冬,他却全然不顾路途奔波与寒冷,在红泥湾镇结束一天繁忙的教学工作后,多次驱车几十公里赶到社旗我的家中。灯光下,他事无巨细地指导、安排,反复确认每一个环节,那份操心与投入,那份生怕有一点闪失的认真劲儿,至今想来仍让我眼眶发热。那份情谊,早已超越了同学,超越了朋友,是血脉相连般的兄弟情深。甚至在我小孙女出生这样的家庭喜悦时刻,也少不了磊哥关切的身影和祝福。他不仅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是融入我家族血脉的一份子。

在我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磊哥同样是我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当年晋中小学高级职称,面对繁杂的材料和评审要求,我难免忐忑。是磊哥,凭借他丰富的经验和沉稳的智慧,多次耐心细致地指导我梳理材料、提炼亮点、准备答辩。他的点拨如醍醐灌顶,他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最终助我顺利过关。这份亦师亦友的扶持,是我专业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助力。

孝悌楷模:肩挑日月,心系桑梓

张磊哥的为人,不仅体现在对朋友、兄弟、师长的情深义重,更体现在他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上。他出身农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走出农村后,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从未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将父母带在身边悉心照料。岳父岳母也得到他们夫妇的敬重与奉养。他深知“百善孝为先”,用行动诠释着“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朴素真理。更令人动容的是,尽管工作繁忙,他从未放下对老家田地的牵挂。春种秋收,他总能巧妙地安排好学校工作,挤出时间回到唐庄乡老家,帮年迈的父母耕种、收获。那金黄的麦浪,沉甸的玉米,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更浸透着一位赤子对土地、对父母深沉的爱与责任。他深知,那几亩薄田是父母一生的心血和寄托。他的勤劳、孝顺,如同无声的教诲,深深影响着弟弟妹妹,也为我们这些兄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伯父伯母的床前,磊哥夫妇端汤奉药的身影,是人间至孝最温暖的剪影。

磊哥,我爱您:一生一世,真心真意真感情

张磊哥,我的老大哥!您就像一棵扎根在豫西南沃土上的大树,枝繁叶茂,荫蔽着家人、朋友、师长和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您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教育情怀;您用无言的大爱,书写了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您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为兄弟撑起了一片天。您的身上,闪耀着中国乡村教师最质朴也最耀眼的光芒——坚韧、善良、担当、奉献、尊师、重情。

您的影响,早已超越了讲台,融入了血脉,化作了家风。您带动弟弟、妹妹投身教育,是家族之幸;您悉心奉养双亲,是人伦之美;您无私帮助兄弟朋友,是情义之巅;您念念不忘师恩,是品德之粹。您用最平凡的行动,谱写着最不平凡的人生乐章。您是我人生路上的灯塔,迷茫时的向导,困顿时的依靠。这份情,比山高,比海深。那70里崎岖路上的背影,那白河畔驱散乡愁的暖语,早已成为我灵魂深处永不磨灭的印记。

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的感恩与敬重。此刻,唯有最朴素也最炽热的心声才能表达这份积淀了数十年的情感:磊哥,我爱您!这份爱,是兄弟之爱,是敬仰之爱,是感恩之爱。它源于师范岁月同窗共读的纯真,扎根于数十年风雨同舟的扶持,升华于您人格光辉的感召,更铭刻于那70里救命之路的颠簸与白河畔的温暖陪伴。这份爱,一生一世,真心真意真感情!

您和张明哥,如父如兄,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你们的榜样力量,不断激励着我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志愿服务的征途中不忘初心。我会将这份情义传递下去,将你们身上的大爱与担当,融入对学生的关爱、对孤困儿童的帮扶、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奉献之中。正如我们在致良知学习中所感悟的,要“时时生好心,事事做好事”,做一个“传递火炬的人”。磊哥,您就是那手持火炬、传递光明的人!您用一生的行动,种下了无数善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在更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出温暖人间的花朵。

值此父亲节,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张磊大哥。也愿这份兄弟情深、尊师重道、扎根乡土、情暖人间的正能量,能通过文字,传递给更多同道中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愿我们都能像磊哥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在生活的点滴中传递大爱,为子孙后代,留下精神的丰碑与福泽的源泉!也请各位同仁、志愿者伙伴们,继续携手,传递爱的薪火,让善的种子播撒得更广远!(南阳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帮扶中心社旗志愿者、社旗县兴隆镇塔前教育大院乡村教育志愿服务团,诚挚邀请您加入我们,一起同行,让温暖与希望照亮更多角落!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敬书
                           2025615 父亲节

                                              2025814日修改

更新:2025-08-18 05:59:1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