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孝行如根,爱满人间

作者: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43

孝行如根,爱满人间

——写在母亲七十五岁生辰之际

烈日炙烤着豫西南的田野,花生叶在滚烫的风中卷了边。我蹲在地垄间打开水泵开关,清澈冰凉的井水涌向焦渴的土地。汗水淌进眼睛的刺痛里,手机的耳机播放着"A乡土中原作者群"微信聊天群里一个名叫史先红的网友转发的一篇在《中国青年报》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农民工大爷写《我的母亲》,看哭万千网友”,突然传来:“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样……”那位素不相识的农民工大爷,用朴素的字句剖开了我尘封的心河——热浪模糊了视线,泪水混着汗水砸进脚下的黄土。三十一载粉笔灰未能掩埋的记忆,在浇地的水声中轰然决堤。

一、黄土地上的血脉印记

当听到大爷文中的“等哪天我扛不动水泥了,就回村里挨着那堆土躺下”时,我猛然扔下水管奔向田埂——二十年前父亲入土时扬起的烟尘仿佛还在眼前翻涌。父亲走时正是我初掌校印的年岁,他枯瘦的手攥着我的手只说了一句:“大娃儿,教书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好好做校长,多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考虑,多为大家服务,为父老乡亲着想,校长可不是官儿.......”

而母亲,这位七十五岁的重庆女儿,用一生在河南的土地上书写着无字丰碑。她至今保留着炒菜放一把辣椒的习惯,那是长江边带过来的最后倔强。童年记忆里,母亲永远在煤油灯下飞针走线,粗粝的手指在布面上绣出蝴蝶。如今她仍执拗地种着六亩地,清晨蹒跚着去邻村刨艾根。我曾不解:“妈,该歇歇了。”她只是笑着指指屋檐下晾晒的辣椒:“能动弹的日子,都是菩萨赏的。”

7月15日下午当我开车社旗八小旁边的蜜邻蛋糕店定制蛋糕时,车轮碾过晒软的路面滋滋作响。当店员问及生辰,我脱口报出自己生日的农历——这个被母亲念叨了五十一年的日子。直到16日上午捧着蛋糕站在老妈前,母亲翻开泛黄的户口本轻叹:“忘生好啊,这日子是错的……”薄纸上的“六月二十三”赫然如刀,割开我半生的混沌。原来母亲把每个孩子的生辰绣在心上,却把自己的年轮藏进泥土。

二、生命课上的永恒师者

那位农民工大爷笔下“从来不上桌吃饭”的母亲,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乡村母亲的缩影?我的母亲至今习惯等全家吃完才端起碗,仿佛仍是当年那个“灶台边的守望者”。她曾因分粮在秋夜冻僵,却在天亮时端起死沉的大铁锅。我的老妈目不识丁,却在煤油灯下教我背诵“人之初,性本善”。当我成为栗盘小学老师那晚,我老妈喃喃:“当先生好,给娃娃们指路。”

这些大地上的母亲们,用脊梁作教鞭,以岁月为课本。她们教会我们:真正的教育不在雕梁画栋的讲堂,而在弯腰拔草时滴落的汗珠里;最深的学问不在精装典籍中,而在母亲递来的一把沾泥韭菜里。当城里孩子背诵“慈母手中线”时,我们的母亲正用皲裂的手掌丈量爱的厚度——那件补丁叠补丁的衣裳,是比任何奖状都贵重的生命教材。

三、血脉长河中的薪火相传

7月16日回家时,母亲正坐在院中拣艾草。七十五载风霜刻进她掌心的沟壑,却未能磨灭眼中的清亮。当蛋糕上的烛光亮起,我说:“妈,往后年年今日,我都会来给您过生日!”艾草的清香在夏风中弥散。

孝心不是纪念碑而是一条河——从父亲临终的嘱托到母亲霜白的鬓发,从农民工大爷的泣血文字到我此刻的顿悟。我郑重在微信里嘱托弟弟、妹妹们:每月带孙辈还乡干半天农活,让锄头教会他们汗水的滋味;我要求学校的老师们:把《我的母亲》转发班级群,让家长读给学生们听,让朴素的文字叩击心灵;叮嘱侄儿们:记住屋檐上悬挂的辣椒串,那是漂泊者永不沉没的乡愁锚点。

四、五重角色中的生命修行

烛光摇曳中,我望向母亲佝偻的身影起誓:

为子:每月归乡不再是探望而是陪伴,坐在地头听她说辣椒的长势,陪她晾晒带着阳光温度的艾草。

为夫:接过妻子手中三十年熬煮的汤药罐,让那双批改作业的手在暮色中得以舒展。

为父:把母亲“能动就是福”的韧劲传给儿孙,教他们读懂长辈沉默里的千钧之爱。

为师:在栗盘小学开设“大地课堂”,带孩子们在田间诵读“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为公:效仿张桂梅校长的灯烛精神,把帮扶孤困儿童的足迹印遍社旗每道沟坎。

离家时母亲追出来,硬塞给我一兜新鲜的苦瓜和带露水的韭菜。后视镜里她扶着墙的身影越来越小,恍若二十年前父亲下葬时飘扬的纸钱。我突然读懂了大爷那句“挨着那堆土躺下”——生命终将归于尘土,唯孝心能让血脉生根抽芽。

车轮碾过晒烫的乡路,母亲刨艾根的瘦小身影与张桂梅校长蹒跚的脚步在眼前重叠,她们都是大地上的真佛。当我在南阳无孤读书会上讲述《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时,孩子们不会知道——他们校长心中的仁爱之本,正来自村头老屋下那个不识字却懂大道的妇人。

从此每个农历六月二十三,我们定会让蛋糕的甜香将混着艾草气息飘荡在惠家小院。这平凡的日子已被泪水淬炼成家族图腾,提醒着代代子孙:孝是反哺的鸦,爱是结环的草,当我们俯身亲吻泥土时,才能听见血脉深处最澎湃的潮声。

惠氏家训新篇:

一敬高堂如敬天,晨昏定省记心间

二承祖德勤持业,诗书耕读代代传

三尺讲台立身命,孤弱孩童常挂牵

四时不忘乡土恩,艾草青青孝心连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2025年7月17日

更新:2025-07-18 07:31:1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