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泥足书香润乡关:郑长春的乡土反哺与兄弟情长

作者: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82

泥足书香润乡关:郑长春的乡土反哺与兄弟情长

初中毕业那年,人生的田埂首次分岔。我考入南阳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母校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在粉笔灰与童声中守望了三十余载。长春弟则沿着更远的路走向广阔天地:高中苦读,考入西安名校,在政法战线扎根,后又转入西安明德大学的文化园地。岁月如河,我们各自奔涌,地头相连的亲密、课堂相视而笑的瞬间,渐被时光蒙上尘埃。却不知,深埋地下的根须早已在暗处生长,终将让我们在岁月里重新相认。

命运的奇妙,藏在时光的伏笔里。2015 年 6 月 28 日,赊店第二届关公文化节的人潮中,那个熟悉的身影突然撞进视线 —— 是长春老弟!眼角的细纹、双鬓的风霜,遮不住他眼中跳跃的少年光芒。阔别多年,千言万语凝在喉头。互留联系方式时,我才知道当年的同窗已化笔为 “枪”,以 “老枪” 之名在文坛崭露头角。县城领导的热情、宴席上的觥筹,映照着他的成就,而那声带着社旗乡音的 “先钦老兄”,却瞬间褪去所有浮华:我们仍是青台地头奔跑的少年,血脉里的地气,让失散的光阴在此刻重逢。

重逢是情谊的再生长。2019 年儿童节前,长春的消息从西安传来:“想给栗盘小学的孩子们送点书,当节日礼物。” 这份朴素的惦念,让青台中心校原校长张青旺连称 “大好事”。活动当天,他从西安驱车送来四百余册、价值三万余元的图书,还带来了县镇领导与记者。校园里彩旗飘扬,他俯身递书的姿态,像极了当年捧来新鲜瓜果的少年 —— 没有衣锦还乡的架子,只有泥土般厚重的真诚。这些书,是他捧给故乡幼苗的星火,是青台土地对子孙的无声承诺,更是比任何盛宴都动人的乡情交响。

长春的文字,是深入故乡肌理的犁铧。《赊店行》里,青石街被千年商痕磨亮,市声穿透纸背;《古镇遗梦》中,古老屋脊在炊烟里诉说传奇。而那篇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一等奖的《青台镇》,让我在纸页沙沙声中,看见他伏案的身影 —— 他正以文字为砖,在纸上重建我们共同的故乡城池。这是更深的反哺,如同社旗沃土下的根系,默默输送养分,撑起乡亲们的精神繁茂。

他的光芒,亦照亮了我沉寂的精神原野。受他感召,沉淀半生的感悟开始在稿纸上生长。2025 年 5 月 5 日,他专程从长安归来,在栗盘小学《养育》阅读创享会上说:“好好读书,勇敢提笔 —— 写祖国,写党,写故土,写我们的故事。” 这不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而是兄长递来的温暖手掌,推开了那扇虚掩的文学之门。沿着他的足迹,我结识了更多作家,开始在《语文新生活》《乡土中原》《枫叶教育网》等平台发表文章。他为我开启的,何止是写作之路?那是一片更辽阔的精神高原,让我这株扎根故乡的老树,听见了年轮里拔节的渴望。

岁月长河奔涌,我们各自跋涉。所幸,乡土的脐带从未断裂。当年青台地头的两株青苗,一株执粉笔守护童真星空,一株握笔杆开垦精神田亩。长春于我,早已超越同窗与引路人的意义 —— 他是生命里的星辰,以光热驱散迷雾,唤醒我灵魂深处的沃野。真正的贵人,是那个让你听见自己生命回响的同行者,是即便枝繁叶茂,仍将绿荫投向根系的守望者。

如今,我们的根须仍紧紧拥抱社旗的厚土,枝桠向着同一片天空伸展。这份始于地头的情谊,早已刻进故乡的泥土:以泥足丈量土地的坚实,以书香浸润乡关的灵魂,让乡土深情在时光里,奔涌成永恒的回响。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2025 年 6 月 2 日于栗盘村小谢岗 3 组家中书屋

更新:2025-06-03 07:54: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