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石润人间:从撕裂的通知书到校园里的文化墙

作者: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5

石润人间:从撕裂的通知书到校园里的文化墙

六一校园的文化场景

六一清晨,栗盘小学操场阳光明媚,孩子们笑声清脆。付学全老师在教室外墙壁上专注勾勒孔子行教图,孩子们好奇地抚摸墙上刻入石中的雷锋像,这场景如同“我”与付学全老师三十载缠绕的命运,在石头的坚韧中生根。

梦想破碎与南下谋生

三十余年前,“我”和付学全考取南阳第一师范学校不同班级。“我”在乡亲帮助下凑齐学费,而付学全因贫困无奈撕裂录取通知书。此后,他南下福建石雕厂,在采石场艰苦劳作。但他在生活的重压下,仍在夜晚于简陋工棚里,借着昏黄的油灯,用刻刀在石料上创作,将生活的苦涩与未竟的期许雕进石头。

重逢与校园文化创作

重逢

2015 年 6 月 28 日,在赊店第二届关公文化节上,“我”与化名为“润石”、已是静心堂主人和社旗县佛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付学全重逢,失落的时光被填满。

校园创作

2022 年寒冷冬天,疫情封冻校园,付学全老师顶着寒风来到栗盘小学,在教室外墙壁创作雷锋像、孔子行教图、南阳四圣等作品。他不顾冻僵的手指,在学校食堂简单用餐后又投入创作,这些作品如清泉般浸润校园,孩子们能从石质的冷硬中感受到艺术的温暖。

生活与艺术的并行

如今,付学全老师的生活在社旗和南阳间忙碌。在社旗工作室,他用刻刀碰撞思想火花;在南阳鲁大姐烤肉店,他帮忙的间隙也不忘在速写本上记录灵感。他虽生活忙碌,但艺术创作从未停止。他对生活充满信心,正在装修的新房是他汗水与努力的成果。

文化传承的意义

“我”站在校园,看到付学全老师无偿创作的壁画与石刻,它们超越装饰,滋养着乡村教育。付学全老师将自身的坎坷转化为文化雨露,当年通知书被撕碎的声音,被孩子们诵读经典的童音替代。他的故事如被命运打磨却愈发温润的石头,他在校园墙壁上凿出文化泉源,让乡村孩子汲取历史的甘甜。当孩子们触摸石上圣贤面容,石与心交融,石头见证着一代代童声的诵读。

            社旗县李店镇栗盘小学  惠先钦 2025年6月1日

更新:2025-06-02 06:10:5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