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登山,浮想联翩雨如帘
今日已入三伏天,小雨伴我登南山。伏天开启好开端,热雾驱散凉意添。
没想到,今夏入伏第一天,一场清凉的及时雨殷勤地“伺候”着,给本想发威的头伏劈头盖脸地泼了盆凉水,本想做好进入“蒸笼”准备的我,惊喜地发现那火灶被弄灭了。于是,欣喜之余,我便乘小雨之凉登上南山。
闻着雨水中的草木清气,我穿行在绿意盎然的山间小道,我想那伏天不过四十天,而我拾阶而上直奔山顶,少说有几百个台阶吧,那时,我感觉登山就如同穿越伏天一般。
我想到了三伏天里对症下药的“三伏贴”,想到了三伏天里刺激胃口的三种食物。“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是伏天里常说的民间谚语。三伏天被称为“苦夏”,北方地区的热大多数属于干热,天热人就觉得疲乏倦怠,由此食欲不振,所以为了增加食欲,犒劳自己,头伏就流行吃饺子。伏天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既好吃又开胃。到了末伏时,最好的食物是烙饼摊鸡蛋喽。
中医讲究养生之道要顺天意、合于自然。夏天热就该出汗,出汗可以调节体液,排出体内毒素。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中医中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我联想到教育也是一样,找到教育的最佳契合点,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合适的方法,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就是说,一定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使教育的内容有的放矢,追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我一边低头弯腰登山,一边信马由缰地乱想,一会儿便登上山顶。这时,雨点渐渐大了,打在绿树上沙沙响,我觉得那是伏天最美的节奏。
【作者简介】刘建民,三门峡市三中教师,市作协会员、市直作协会员、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在省、市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上百篇散文、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