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艾粽飘香,登高远望话端阳

作者:刘建民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965

            

“高门高挂艾天师,玉臂还缠五彩丝。”时维五月,序属仲夏,艾草插门,粽子飘香,天气一天热似一天,几日来,晴天转阴天,阴天转多云,多云转晴天,在风云多变幻的天气拉锯战中,我又一次登上了南山。

此时,从南山上面的万寿阁上凭栏远眺,但见山下交织着白雾,朦胧一片,雾气簇拥着翠绿的山和雕梁画栋的楼阁。猛然间,我望见南山的上空出现了日晕,太阳被一个大光环包围了起来,甚是美观,也多少有点神秘的色彩在其中。我想,今年是有些巧合,端午节巧遇高考,端午前夕遇见日晕,这一定是上天“开眼”了吧,一定是有所赐福吧。

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出现时,一般大气状况比较稳定,否则就难以形成日晕,但是日晕的出现会伴随着高层卷云,当冷暖气流相遇之后,就会形成锋面雨。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晕出现后,有可能会出现降雨,即便没有降雨,也会“变天”,出现阴天天气。

望着天空中的日晕,我又想到了端午节。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和驱邪的节日,也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日子。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最初是祭奠龙的节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粽子节、五黄节、躲午节、解粽节、五月节、端礼节等等,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午”即五日,也有说“午”即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在正中,阴阳交错立正,是为“端午”。

先秦时期,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就有过端午的习俗。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恶日说、龙的节日说(即祭祀龙图腾说)、夏至说。端午节主要风俗有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古代,的确将“五月”称之为“午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午的解释是:“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 “牾”的意思就是忤逆之忤。许慎给出了具体的解释:“五月,阴气午逆阳”。也就是说,“午月”,是发生阴气开始忤逆、冲销阳气的月份。是因为这个月存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夏至。在这一天,太阳开始从北向南移动,白天的长度开始变短,日影也开始渐渐拉长。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望着山脚下端午节前美丽的的城市景色,感受着中华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心中啧啧称奇,不仅吟道:艾粽飘香,登高远望话端阳。

更新:2024-06-09 21:00:4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