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仲夏登高,思绪悠悠凭栏眺

作者:刘建民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269

人们常说,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此言不谬。已是仲夏时节,正值芒种前夕,热气蒸腾的空气里面似乎也夹杂着麦穗的香味。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踩着五黄六月的特有节奏,我又一次登上了本市的南山。

爬山的过程很简单,一切都按照预设程序进行,也就是按照自己以往旧有的习惯,在登山之前,我卡好了表,记好开始的时间,掌握自己爬山的速度。登山计时,不为别的,只是在于方便自己作比较,看一下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是进步还是退步。

 

“人是会思索的芦苇”,尤其是在山顶处更是如此。在万寿阁上凭栏望去,山下景物尽收眼底。虽无“一览众山小”的豪气,也无“山高我为峰”的大气,却颇有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自得。望着山下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星罗棋布的城区景观,但见远处一条黄练似的河水绕城而过,心中不免浮想联翩起来。远离了车水马龙的城市喧闹,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与树木花草来了个亲密接触,内心里自然就多了几分久违的恬静与淡定。

古人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何也?只因高度所致也。窃以为可改为,“登高而思,脑非加大也,而思之甚远”,也有其道理。站在高山上,居高临下,俯视扑入眼帘的景物,任思绪像天马行空一样飘忽来去,这是何等惬意之事?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离不了“高”,也不可缺少“低”,应该处理好“高”与“低”的关系。在生活中,人们的理想追求要有高度,思想境界要高,人的思想品德要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高,但在做人上要保持低调。人的目标可以定高,但起步却要从低处开始,一步一个脚印。

有句话说的好,“思想决定高度”,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学会仰视,又要学会平视和俯视,也就是说,对科学真理和客观规律要像站在山脚下仰视山峰那样做到“高山仰止”。在人际交往中,对待他人要学会平视,平等待人,不能傲气十足、目中无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和为人师者更应如此。

在看待问题、分析事物的时候,人们就要像登上高山一样,高屋建瓴,站在最高点上进行俯视,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到事物的全貌。

在登高的路程上,我们还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动摇,即下定决心一定要一鼓作气登上山顶,登山时我们需要在心里为自己计时。登高时,眼要朝前看,脚要使稳劲儿,莫要左顾右盼,更不要往后瞧,多上一个台阶,就离目标近了一步。切不要迷恋两边诱人的景色,走两步,歇一步,走走停停,导致最后冲刺目标的力量消耗殆尽,而且这种三心二意的散漫状态会影响你的目标实现。

我忽然联想到重庆歌乐山上的那些忠魂,白公馆、渣滓洞里那些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的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成了惊天动地的红岩精神。那些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地下斗争的革命者,不也像是在登山一样吗?江姐等革命英烈正是把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融化在心中,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置生死于度外,朝着革命的目标奋力攀登、前行,大义凛然,坚贞不屈,铁骨铮铮,如同傲霜斗雪的红梅绽放在仅距胜利的山顶数步之遥的地方。他们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微笑着,笑看蒋家王朝的最终覆灭。而相比之下,那些经不起艰苦斗争考验,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诱惑,最终意志消沉而沦为可耻的叛徒,诸如甫志高之类,最终被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是登高望远也好,还是行万里路也罢,我们都要稳稳当当地迈好脚下的每一步,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做到“目标心中记,双脚稳步移”,把一串串脚印一直连向崇高的人生目标。

更新:2024-06-05 19:36:2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