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碧波欢歌,青泥塘里童趣多

作者:刘建民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356

       好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快乐时光,总忘不了家乡那泛着青绿的泥塘,波光闪闪,映照出童年时代的几多乐趣、几多幸福。我曾见过许多湍急奔腾、蔚为壮观的大河,也曾游过不少波光潋滟、风光绮丽的名湖,然而都无法像青泥塘那样长久地拨动我的心弦。

        孩提时代,常常会把视野中美丽的东西定格在心中,美轮美奂,无与伦比。最令人难忘的是村中的一个大泥坑,约半个篮球场大,每逢雨天,坑中都会注满雨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弧形的泥塘。蝉鸣蛙噪时节,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绿油油的浮萍,长得大些的,底下能结出核桃大的青包包,当地人称之为“水葫芦”,远远望去,“水葫芦”簇拥着,随风漂移,碧水荡漾,村里人都称它为“青泥塘”。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这里成了天然的游泳池,成了我们这些村中顽童肆意喧闹的开心场所。

       每天中午、傍晚,一丢下饭碗,小伙伴们便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或打水仗,或捉“水鸡儿”(青蛙),或扎猛子,尽情嬉戏、打闹,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在游冰方面尚不得要领,小伙伴们只能在水中施展“狗刨”的看家本领,虽然姿态不雅,但凑和着也能向前游动。在密密匝匝的“水葫芦”中,冷不丁从下面钻出一个小脑袋来,弄得脸上、眉毛上尽是水草,活脱脱一个“绿毛大仙”!这时刻,青泥塘上到处是水花喷溅,嬉笑声响成一片。


      玩累了,大伙躺在垂柳掩映的塘边,仰着肚皮,把“水葫芦”一把把撒在上面;饿了,大伙爬上路边的梨树,摘几个大黄梨下来,真是又解饥又解渴。池塘凫水,乐哉悠哉。但也井不是每次都能笑到最后的,有道是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有许多次,天擦黑才回到家,大人拉过胳膊,划上一道,验明是“凫水”的痕迹,一顿“棒子”便是免不了的事,这也是大人们屡试不爽的“狠招”。然而,不怪我们不长记性,实在是青泥塘那泓碧水的诱感力太大,使得我们常常“好了伤疤忘了痛”,没过多久,便“重操旧业”,家长们也只好作罢。

        记得有一次,拴娃不知从哪儿牵来了一条小狗,正玩到兴头上,不知是谁出主意给小狗身上抹泥,于是,我们就你一把我一把地抹了起来,不一会,我们就创造出一条标准的泥狗来,小泥狗只露出一双小眼睛。接着,我们又找来一些麻杆,用线绳将麻杆横排绑在一起,做成一个简易筏子,而后把小泥狗放在了筏子上,小伙伴们一声欢叫,齐齐跳进水中,边推着筏前行,边用双脚在后面不停地踢腾,小狗惊恐万状,“汪汪”叫个不停,我们却被逗得乐不可支。一时间,喊声、笑声、水声、犬吠声此起彼伏,构成欢快的交响曲。玩兴正酣,忽见春旺他爹怒气冲冲地拿着一把扫帚骂骂咧咧地一路赶将过来,一见大事不妙,我们顿作猢狲散去。记得每次大雨倾泻时,我们都欢喜得不得了,成天一门心思盼望着雨过天睛,我们好在青泥塘里凫水、学“狗刨”,就这样,硬是在那里习得水性。

     

        青泥塘,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伴着我成长,是我心中永远充满孩童情趣的乐园。

更新:2024-05-31 18:33:0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